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淋球菌性结膜炎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淋球菌性结膜炎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姚伟
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淋球菌性结膜炎需要尽早治疗,包括抗生素全身应用和局部用药控制感染,并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可选择辅助支持治疗,避免眼部并发症甚至全身性并发症的发生。
1抗生素全身治疗
淋球菌性结膜炎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首选大剂量抗生素可以有效杀灭这种病原菌。通常推荐使用头孢曲松单次肌肉注射1g作为一线治疗药物。还可能根据菌株敏感性增加口服阿奇霉素单次口服1g或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协同控制感染。如果患者对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医生可能会选用其他药物,如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期间务必全程遵医嘱,不可私自停药或调整剂量。
2局部用药和清洁护理
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局部用药控制眼部感染。可以使用含抗生素的眼药水或眼膏例如莫西沙星滴眼液或加替沙星眼膏,每天多次应用以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同时,为了清除眼部分泌物,减少细菌滋生,可以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轻轻冲洗眼睛,保持眼部清爽。处理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加重感染或引发交叉感染。
3辅助支持治疗和注意事项
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密切观察并采取进一步支持治疗,如应用人工泪液缓解眼干症状或必要时住院观察。患者应避免用手揉眼、与他人共用毛巾或脸盆等物品,以降低传染风险。同时,性伴侣也需要同步检查和治疗,防止二次感染。
及时、规范的治疗是控制淋球菌性结膜炎的关键。这种疾病传染性强且危害严重,一旦确诊应立即就医,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完成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扩散。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糖高会不会引起白内障

血糖高可能会引起白内障,高血糖可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增加、蛋白质糖基化、晶状体渗透压改变、晶状体纤维损伤。 1、代谢紊乱:高血糖状态下,晶状体内的葡萄糖代谢异常,导致山梨醇积累,晶状体渗透压升高,水分进入晶状体,引起晶状体肿胀和混浊。控制血糖水平是关键,可通过饮食调节和适量运动维持血糖稳定。 2、氧化应激:高血糖会加速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导致晶状体抗氧化能力下降,晶状体蛋白质和脂质氧化损伤,增加白内障风险。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摄入,如深色蔬菜和水果,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 3、蛋白质糖基化:高血糖环境下,晶状体蛋白质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导致晶状体透明度下降。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有助于延缓糖基化进程。 4、渗透压改变:高血糖引起晶状体内山梨醇积累,导致渗透压升高,水分进入晶状体,引起晶状体肿胀和混浊。保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剧烈波动,有助于维持晶状体正常渗透压。 5、晶状体纤维损伤:高血糖导致晶状体纤维细胞损伤,晶状体结构破坏,透明度下降。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有助于保护晶状体纤维细胞。 饮食上建议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绿叶蔬菜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运动方面,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护理上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预防白内障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