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头发脂溢性皮炎可通过局部抗真菌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日常头皮护理、口服药物等方式治疗。头发脂溢性皮炎通常由马拉色菌过度繁殖、皮脂分泌异常、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局部抗真菌治疗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环吡酮胺乳膏等药物可抑制马拉色菌生长。使用前需清洁头皮,避免接触眼睛。症状缓解后仍需定期使用以防复发。
2、外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可短期缓解炎症和瘙痒。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两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或毛细血管扩张。
3、日常头皮护理避免过度清洁或抓挠头皮,选择温和的酸性洗发水。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皮脂分泌。
4、口服药物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药物适用于顽固性病例。严重瘙痒可配合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需监测肝功能,孕妇禁用。
建议避免使用刺激性护发产品,保持头皮干燥通风。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继发感染,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主要区别在于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及伴随症状。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可能出生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超过2周或反复发作。
1. 出现时间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48-72小时显现;病理性黄疸常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或延迟至1周后发生。
2. 持续时间生理性黄疸一般不超过2周;病理性黄疸持续超过14天,或消退后再次加重。
3. 胆红素水平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幅度小于85μmol/L;病理性黄疸胆红素上升速度过快或峰值超过生理阈值。
4. 伴随症状生理性黄疸无其他异常表现;病理性黄疸可能伴随发热、拒奶、嗜睡、抽搐或大便颜色异常等症状。
家长需每日观察黄疸变化,保证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光疗或病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