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细菌性皮肤病主要包括毛囊炎、疖肿、脓疱疮、丹毒等类型,按感染程度由轻到重排列。
1. 毛囊炎毛囊炎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表现为红色丘疹或脓疱,好发于头皮、面部等部位。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
2. 疖肿疖肿为毛囊深部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典型症状为红肿热痛的硬结。早期可外敷鱼石脂软膏,成熟后需切开引流。
3. 脓疱疮脓疱疮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表皮感染,特征为薄壁脓疱和蜜黄色结痂。儿童多见,需使用抗生素软膏如新霉素软膏配合口服头孢类药物治疗。
4. 丹毒丹毒是β溶血性链球菌侵犯真皮淋巴管所致的急性感染,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伴发热。需静脉注射青霉素,严重者可能并发败血症需住院治疗。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可预防细菌性皮肤病复发,出现扩散性红肿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主要区别在于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胆红素水平及伴随症状。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可能出生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超过2周或反复发作。
1. 出现时间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48-72小时显现;病理性黄疸常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或延迟至1周后发生。
2. 持续时间生理性黄疸一般不超过2周;病理性黄疸持续超过14天,或消退后再次加重。
3. 胆红素水平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幅度小于85μmol/L;病理性黄疸胆红素上升速度过快或峰值超过生理阈值。
4. 伴随症状生理性黄疸无其他异常表现;病理性黄疸可能伴随发热、拒奶、嗜睡、抽搐或大便颜色异常等症状。
家长需每日观察黄疸变化,保证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光疗或病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