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当归有肝肾毒性吗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当归有肝肾毒性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当归一般不具有肝肾毒性,但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对肝肾造成负担。当归是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等功效,通常遵医嘱使用不会导致肝肾损伤。

当归作为传统中药材,其安全性已被长期临床应用验证。常规剂量下,当归的有效成分如阿魏酸、挥发油等可通过肝肾正常代谢,不会蓄积产生毒性。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提取物对实验动物的肝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反而可能通过抗氧化机制对肝肾起到保护作用。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下,医生会根据患者体质调整当归用量,一般成人每日用量控制在10-15克范围内较为安全。

部分特殊情况下需警惕潜在风险。慢性肝肾疾病患者因代谢能力下降,使用当归可能导致药物蓄积。个别体质敏感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等过敏反应,此时应及时停用。临床偶见长期超量服用当归制剂导致转氨酶轻度升高的案例,但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含有当归的中成药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与其他肝毒性药物联用时可能增加代谢负担。

使用当归期间建议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避免与对乙酰氨基酚等具有肝毒性的西药同服。出现乏力、尿色加深等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日常保存需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产生毒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儿童用量需严格遵医嘱调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多发性小结石应该怎么治疗?

多发性小结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方式治疗。多发性小结石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感染、尿路梗阻、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小结石排出。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的摄入,减少动物蛋白和盐分的摄入。适当增加富含枸橼酸的水果如柠檬、橙子,可抑制结石形成。尿酸结石患者需限制嘌呤摄入,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

2、药物治疗

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可用于溶解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需配合尿液碱化治疗。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排出。别嘌醇片适用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可减少尿酸生成。头孢克肟分散片用于合并尿路感染时的抗感染治疗。双氯芬酸钠栓可缓解结石引发的肾绞痛症状。

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适用于直径5-20毫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利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术前需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和影像学定位,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周血肿等并发症。碎石后需配合药物排石治疗,定期复查确认结石排净情况。严重肥胖、妊娠期或合并尿路感染急性期患者不宜进行该手术。

4、输尿管镜取石术

通过尿道置入输尿管镜直达结石部位,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可采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设备粉碎结石,同时取出较大碎石颗粒。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预防输尿管狭窄和尿路梗阻。可能出现输尿管穿孔、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术后排尿情况。

5、经皮肾镜取石术

适用于直径超过20毫米的肾结石或多发肾结石,在腰部建立通道直达肾盂。手术需在超声或X线引导下穿刺目标肾盏,扩张通道后置入肾镜碎石取石。术后需监测出血和感染征象,保持造瘘管通畅。严重出血倾向、未控制的尿路感染患者禁忌该手术。

多发性小结石患者应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或CT,监测结石变化情况。保持适度运动如跳绳、爬楼梯有助于促进小结石排出。避免长时间憋尿和久坐,注意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出现剧烈腰痛、血尿、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建立结石成分分析档案,针对性地调整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