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鼻咽癌放疗后为什么眼睛肿胀?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鼻咽癌放疗后为什么眼睛肿胀?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鼻咽癌放疗后眼睛肿胀可能与放疗损伤、淋巴回流受阻、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放疗过程中射线可能损伤眼周组织及淋巴管,导致局部炎症反应或液体滞留;若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加重肿胀。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明确具体原因后针对性处理。

放疗对眼周组织的直接损伤是常见原因。高能射线可能破坏泪腺、眼睑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引发非感染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眼睑红肿、灼热感。这类肿胀通常伴随干眼症状,需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淋巴系统受损后,眼周代谢废物和液体无法正常回流,可能形成持续性水肿,此时冷敷和抬高头部有助于减轻症状。

继发感染需特别警惕。放疗后免疫功能下降,细菌或病毒易侵袭眼结膜或周围皮肤,出现脓性分泌物、疼痛加剧等症状。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纯疱疹病毒,需通过分泌物培养确诊。治疗可选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抗细菌,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抗病毒。严重感染可能扩散至眶内,引起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等并发症,需静脉注射抗生素控制。

少数情况下,放疗可能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过敏反应,间接导致眼周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过敏反应则需口服氯雷他定片抗组胺。日常应避免揉眼、佩戴隐形眼镜等刺激行为,睡眠时保持30度仰卧位以促进淋巴回流。若肿胀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视力改变、发热等症状,须立即返院复查,排除肿瘤复发或放射性骨坏死等严重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颅脑动脉瘤,背后的真相揭晓

颅脑动脉瘤可通过手术夹闭、血管内介入等方式治疗。颅脑动脉瘤通常由先天性血管壁缺陷、高血压、动脉硬化、感染、创伤等原因引起。 1、先天因素:先天性血管壁结构异常可能导致动脉瘤形成,血管壁薄弱区域在血流冲击下逐渐扩张。对于未破裂的小动脉瘤,可定期随访观察,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 2、高血压影响:长期高血压会增加血管壁压力,导致血管壁损伤和扩张。控制血压是关键,可通过低盐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方式维持血压稳定。 3、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会削弱血管壁弹性,增加动脉瘤风险。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 4、感染因素: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引发血管壁炎症,导致局部血管壁薄弱。及时治疗感染性疾病,避免炎症扩散至脑血管,可降低动脉瘤发生风险。 5、创伤影响:头部外伤可能导致血管壁直接损伤,形成创伤性动脉瘤。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头部保护,避免高风险活动,必要时佩戴安全头盔。 颅脑动脉瘤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摄入,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定期监测血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等可能增加颅内压的行为。若出现剧烈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