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老年人血压正常范围一般为收缩压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实际血压值可能受到年龄差异、基础疾病、测量方式、用药情况等因素影响。
1、年龄差异70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放宽至收缩压150毫米汞柱内,但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需严格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2、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时建议维持在120-130/70-80毫米汞柱,慢性肾病患者需将收缩压控制在130毫米汞柱以下。
3、测量方式测量前静坐5分钟,袖带与心脏平齐,首次测量需间隔1分钟重复进行,取两次平均值更准确。
4、用药情况服用降压药期间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建议监测立卧位血压变化,调整药物时需遵循渐进原则。
建议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记录波动情况,避免高盐饮食和情绪激动,规律服用医生开具的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缬沙坦或美托洛尔等。
冠心病可能影响患者生存时间,主要与病变程度、治疗依从性、并发症控制、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1、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直接影响心肌供血,重度狭窄或左主干病变可能显著缩短生存期,需通过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重建血运。
2、治疗依从性: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梗死复发风险。
3、并发症控制:合并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时,需强化利尿剂如呋塞米、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综合治疗。
4、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度有氧运动等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确诊冠心病后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出现胸痛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