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巴贝虫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巴贝虫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涛
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预防:避免媒介蜱类活动季节进入疫区。对家畜要定期灭蜱,包括畜体和畜舍及其环境的灭蜱处理。加强畜间检疫,早期发现患畜,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并给予积极治疗。消除家栖和周围的野生啮齿动物,并尽量避免与之接触。集体和个人均应采取防蜱措施,如注意从衣服上检蜱,穿着防护衣袜,使用杀蜱和驱蜱剂。对疫区的献血者,应做认真的检查,任何有疑似病史及久住疫区者不宜献血。对接受输血者的血源,严格检查以保证不被感染。
疾病发生的前兆:体温升高,有疲惫和不适感、头痛、虚弱乏力以及食欲缺乏,恶寒战栗,肌痛,有时畏光,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神志恍惚。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无发疹现象。危重患者,溶血性贫血发展迅速,伴发黄疸、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障碍等。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密切,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长期不治疗可能发展为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胃镜检查、呼气试验等方式检测,治疗包括抗生素联合疗法、质子泵抑制剂等。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由饮食不洁、共用餐具、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长期感染可导致胃黏膜炎症,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需通过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进行根除。 2、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感染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溃疡形成。症状包括上腹疼痛、反酸、黑便等。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四环素联合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3、胃癌风险: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感染可导致胃黏膜持续炎症和萎缩,进而发展为胃癌。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出现体重下降、贫血、呕血等。治疗需通过手术切除、化疗等方式进行。 4、检测方法: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包括胃镜检查、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等。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呼气试验通过检测呼气中的碳13或碳14标记尿素判断感染。 5、预防措施: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共用餐具,定期进行体检。感染后应及时治疗,避免长期炎症导致严重后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需综合饮食、运动、护理等多方面措施。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运动方面建议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增强免疫力。护理上需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