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腺病毒肺炎是一种由腺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患病原因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功能、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治疗上以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及支持性护理为主。
1、腺病毒感染的原因
腺病毒是腺病毒科的一类DNA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感染以及物品污染等多种途径侵入人体。一旦病毒进入下呼吸道,可能导致肺部炎性反应,损伤肺泡和气道粘膜,进而引发肺炎。易感人群包括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较低的个体。
2、影响腺病毒肺炎的诱因
遗传因素和免疫力:先天或后天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如营养不良、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容易感染腺病毒进而发展为肺炎。
环境因素:空气质量差、人群密集环境如学校、幼儿园更易形成腺病毒传播。特别是冬春季节,流感和呼吸道病毒活跃时,感染风险更高。
共同感染:如果同时伴有流感病毒、支原体或其他细菌感染,也可能加重病情。
3、腺病毒肺炎的治疗措施
抗病毒治疗:可以使用抗腺病毒的药物,如更昔洛韦、利巴韦林等,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适当剂量。
对症治疗:若伴有高热,可使用退热药物缓解不适;若存在肺部炎症渗出明显,可在医生建议下考虑使用低剂量的激素药物。
支持性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增加湿度;重视补水和营养,避免因脱水加重呼吸道黏膜损伤。
4、预防建议及生活调节
疫苗接种:针对婴幼儿或高危人群,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开展腺病毒疫苗接种。
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增强免疫力:饮食均衡、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能帮助降低感染风险。
腺病毒肺炎通常具有较强的病程自限性,但部分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甚至危及生命。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尽快就医以明确诊断,防止加重或发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