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测血压的五定是哪五定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测血压的五定是哪五定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测血压的五定是指定时、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定人。规范的血压测量需严格遵循五定原则,以减少误差并确保结果可比性。

1、定时:

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建议选择早晨起床后1小时内或晚间睡前,避开进食、运动、情绪波动后30分钟。人体血压存在昼夜节律波动,晨峰现象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关,定时测量可捕捉血压变化规律。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监测同一时段数据,便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

2、定体位:

测量时保持坐位或卧位,背部挺直靠支撑物,双腿自然下垂不交叉。卧位测量时手臂平放于心脏水平线。体位改变会导致血液重力分布变化,如站立时收缩压可能降低5-10毫米汞柱。首次测量应记录双臂血压,后续固定使用较高值一侧手臂。

3、定部位:

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气囊中心对准肱动脉搏动点。肥胖者需使用加长袖带,儿童选用专用尺寸。袖带过窄会导致读数偏高,过宽则测量值偏低。上肢外伤、淋巴水肿等特殊情况可测量下肢腘动脉血压,但需标注测量部位。

4、定血压计:

优先使用经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或校准后的水银柱血压计,避免频繁更换设备。不同品牌血压计可能存在5-10毫米汞柱的系统误差。定期用标准压力计校验电子设备精度,水银柱血压计每年需检测密闭性。

5、定人:

由固定操作者执行测量,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操作者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袖带松紧度、听诊器放置、放气速度等技巧。诊室血压测量时,建议由护士而非医生操作,避免白大衣高血压效应。家庭自测应统一指定家庭成员操作。

除遵循五定原则外,测量前30分钟避免吸烟、饮咖啡或剧烈运动,排空膀胱后静坐5分钟。袖带与裸露上臂直接接触,测量期间保持安静不说话。每次连续测量2-3次,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记录。长期血压监测建议制作趋势图表,就诊时携带完整记录供医生参考。高血压患者还需配合低盐饮食、规律运动和药物管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阵发性心律失常的症状

阵发性心律失常的症状主要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晕厥等。阵发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心跳节律突然改变,可能由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等因素引起。

1、心悸

心悸是阵发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症状,患者会突然感觉心脏跳动强烈或不规则,可能伴有心前区不适。心悸通常由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引起,发作时心率可能突然增快或减慢。若频繁发作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建议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明确类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2、胸闷

胸闷多伴随心悸出现,表现为胸部压迫感或呼吸不畅,严重时可有濒死感。常见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因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发作时可尝试屏气、刺激咽喉等物理方法终止,若无效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选择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或阿替洛尔片治疗。

3、头晕

头晕多因心律失常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常见于心率过快或过慢时。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能因心室率过快出现短暂黑朦,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可能突发眩晕。建议发作时立即坐下防止跌倒,长期反复头晕者需检查24小时心电图,可能需安装心脏起搏器或服用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调节心律。

4、乏力

乏力是阵发性心律失常的常见伴随症状,由于心脏输出量减少导致全身组织灌注不足。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易疲劳,尤其在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后更为明显。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监测血钾水平,医生可能开具门冬氨酸钾镁片纠正电解质紊乱或盐酸索他洛尔片控制心律。

5、晕厥

晕厥是严重心律失常的危急表现,常见于室速、室颤或心脏停搏时,因脑血流中断导致意识丧失。发作前可能有眼前发黑、出冷汗等先兆,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这类患者需立即就医排查病因,可能需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平时应避免驾驶等高风险活动,遵医嘱服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急救药物备用。

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建议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但避免竞技性运动。饮食注意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等。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记录发作时的症状特点和持续时间,复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发胸痛、呼吸困难,须立即急诊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