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甲醇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头痛、恶心呕吐、腹痛、意识障碍等症状。甲醇中毒主要由误饮含甲醇工业酒精或吸入甲醇蒸气引起,可分为轻度中毒和重度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失明甚至死亡。
1、视物模糊
甲醇在体内代谢为甲醛和甲酸,甲酸会损害视神经和视网膜。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畏光等症状,严重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眼科检查可见视网膜水肿、视乳头充血等改变。需立即使用甲吡唑或乙醇竞争性抑制甲醇代谢,同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2、头痛头晕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是甲醇中毒的典型表现。甲醇及其代谢产物会抑制细胞有氧代谢,导致脑组织缺氧。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头痛、眩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伴随共济失调。治疗需静脉输注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配合高压氧治疗改善脑缺氧。
3、消化系统症状
甲醇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可引起恶心呕吐、上腹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呕血等消化道出血表现。体检可见腹部压痛,但通常无肌紧张。治疗时需禁食并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液,同时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盐平衡。
4、代谢性酸中毒
甲酸蓄积会导致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深大呼吸、面色潮红、心率加快。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H值降低、阴离子间隙增大。这是甲醇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需紧急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注射液,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清除毒素。
5、意识障碍
重度中毒患者会出现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伴随抽搐、血压下降等危象。这与脑水肿和多重器官功能衰竭有关。需立即气管插管维持呼吸,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同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清除体内毒素。
预防甲醇中毒需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酒类,接触甲醇作业时应做好防护。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关键是早期使用解毒剂和血液净化。恢复期患者需定期复查视力、肾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遗留视神经损害者可配合维生素B1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等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腹股沟骨折疼痛一般持续7-14天,具体时间与骨折严重程度、个人体质及治疗方式有关。
腹股沟骨折后疼痛主要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两个阶段。急性期疼痛通常在骨折后1-3天达到高峰,表现为剧烈锐痛,活动时加重。此时需严格制动,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恢复期疼痛多为钝痛或隐痛,持续时间与骨折愈合进度相关。稳定性骨折疼痛多在7-10天明显减轻,粉碎性骨折可能需10-14天。骨折后24-48小时内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后期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康复期间应避免负重活动,使用骨盆带固定可减少移位风险。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局部红肿,需警惕感染或愈合不良。
骨折后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如牛奶、鱼肉、西蓝花等。恢复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的下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夜间睡眠时可在膝下垫软枕保持患肢轻度屈曲,减轻腹股沟区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