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登革热病毒对肝有什么伤害

| 1人回答 | 2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登革热病毒对肝有什么伤害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登革热病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是它对肝脏的损伤。作为一种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病毒感染后,患者可能会经历发热、皮疹和出血倾向等症状,而严重情况下,病毒还会导致休克和肝损伤。肝脏在感染过程中会受到显著影响,因为登革热病毒在体内繁殖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这些都由肝脏提供。当肝脏负担加重时,其功能可能受到影响。
1、发热:当登革热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迅速作出反应,试图清除病毒。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系统会释放致热原,这些物质会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现象。这种发热是机体对抗病毒的一种表现。
2、皮疹: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并释放多种毒素。这些毒素会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使得血液渗入到组织间隙,形成瘀点或瘀斑。皮肤和黏膜的充血水肿也会导致皮疹的出现,这些症状是对病毒毒素作用的直接反应。
3、出血倾向:登革热病毒能够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或鼻腔出血等轻微出血症状,而在重症病例中,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
4、肝损伤:病毒对肝脏的损伤是因为其繁殖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而这些都由肝脏合成。肝脏在感染过程中承担了巨大的负担,这可能导致肝功能的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提示肝脏受损。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并怀疑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建议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是恢复健康的关键。保持警惕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登革热对肝脏的伤害。注意防蚊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右肺肺癌纵膈淋巴结肿大

右肺肺癌纵膈淋巴结肿大通常提示肿瘤转移或局部扩散,需结合病理分期评估病情。主要干预方式有手术切除、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

1、手术切除

早期局限性病变可考虑肺叶切除联合纵膈淋巴结清扫。手术适应证包括肿瘤局限于单侧肺门、无远处转移且心肺功能耐受。术后需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复发,5年生存率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

2、放化疗

中晚期患者可采用同步放化疗,常用方案含铂类联合长春瑞滨或培美曲塞。放疗靶区需覆盖原发灶及受累淋巴结,剂量50-60Gy分25-30次完成。治疗期间可能发生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3、靶向治疗

EGFR/ALK等驱动基因阳性者首选奥希替尼片、克唑替尼胶囊等靶向药。治疗前需行基因检测确认突变类型,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及间质性肺炎征象。耐药后可通过液体活检评估新发突变。

4、免疫治疗

PD-L1高表达患者可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需评估超进展风险,治疗前排除活动性自身免疫疾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皮疹、结肠炎等。

5、对症支持

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者需抬高体位、糖皮质激素缓解水肿;骨转移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破坏;癌痛按三阶梯原则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等镇痛药物。同时需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疏导。

确诊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根据体力状况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出现咯血、声嘶、骨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治疗期间注意口腔清洁预防感染,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及用药反应,参与多学科会诊讨论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