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治疗月经崩漏的中药方主要有固冲汤、归脾汤、清热固经汤、两地汤、举元煎等。月经崩漏在中医辨证中多与脾虚、血热、肾虚、血瘀等因素有关,需根据证型选择合适方剂。
固冲汤由白术、黄芪、煅龙骨等组成,适用于脾虚型崩漏,表现为经血淋漓不尽、色淡质稀。方中黄芪补气摄血,煅龙骨收敛固涩。脾虚者常伴乏力、面色萎黄,可配合艾灸足三里。使用前需排除妊娠相关出血,避免与寒凉药物同服。
归脾汤含人参、龙眼肉、酸枣仁等,主治心脾两虚型崩漏,多见经量多而色淡、心悸失眠。方中人参补益心脾,酸枣仁安神,适合长期劳倦或思虑过度者。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若出现口干咽燥需调整配伍。需与器质性子宫病变鉴别。
清热固经汤以黄芩、生地、地骨皮为主,针对血热型崩漏,症见经血色深红黏稠、口渴烦热。黄芩清热止血,生地滋阴凉血。血热者常见舌红苔黄,可配合针刺大敦穴。脾胃虚寒者慎用,服药期间禁辛辣燥热食物。
两地汤由生地、地骨皮、玄参等构成,适用于阴虚血热型崩漏,表现为经量多伴五心烦热。方中地骨皮清虚热,玄参养阴生津。此类患者多见舌红少苔,需与实热证鉴别。服药时避免熬夜,肾阳虚者不宜单独应用。
举元煎含人参、升麻、柴胡等,主治气虚下陷型崩漏,多见经血淋漓、小腹坠胀。升麻升举阳气,柴胡疏解郁热。常伴气短懒言,可加灸百会穴。高血压患者慎用升麻,出血量骤增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
使用中药治疗月经崩漏需经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组方。服药期间记录月经周期与出血情况,配合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若出血持续超过7天或伴头晕心悸,应及时复查调整方案。日常可适量食用红枣、山药等健脾食材,忌食生冷辛辣刺激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