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沙眼患者早晨如何洗脸

|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沙眼患者早晨如何洗脸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沙眼患者早晨洗脸时需避免揉搓眼部,建议用流动温水轻柔清洁眼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菌棉签辅助清理分泌物。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结膜炎,患者眼睑结膜会出现滤泡增生、瘢痕形成及倒睫。晨起时眼部分泌物可能粘连睫毛,直接揉搓易导致角膜擦伤或继发感染。正确的清洁方式是将煮沸后冷却的温水装入干净容器,用一次性无菌棉球或纱布浸湿后从内眦向外眦单向擦拭,每只眼使用独立棉球。若分泌物较多可先用生理盐水浸润软化,再轻轻拭去。洗脸后需单独煮沸消毒毛巾并阳光下晾晒,避免交叉感染。

合并倒睫刺激的患者,清洁后应及时使用红霉素眼膏或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重症沙眼伴随睑内翻者,洗脸时可能出现明显异物感或疼痛,此时应避免自行处理角膜损伤,需由眼科医生进行睑板腺按摩或手术矫正。日常需与家人分盆分巾洗漱,接触眼部后需用含酒精免洗洗手液消毒。

除规范清洁外,沙眼患者应保持枕套每周高温烫洗,避免使用公共泳池。饮食需增加维生素A摄入如胡萝卜、猪肝等,有助于修复角膜上皮。若洗脸后持续存在眼红、畏光或视力模糊,提示可能出现角膜并发症,须立即至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与针对性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眼底出血后有层膜

眼底出血后出现膜状物可能与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前膜或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眼底出血后形成的膜状物常见于玻璃体后脱离,出血导致玻璃体液化收缩,与视网膜分离时可能产生漂浮物或纤维膜。玻璃体后脱离通常伴随闪光感或飞蚊症,多数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定期复查排除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前膜是另一种常见情况,出血后炎症反应刺激视网膜表面细胞增生,形成半透明膜状物,可能引起视物变形或视力下降。轻度视网膜前膜可观察随访,严重时需玻璃体切除手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长期高血糖损伤血管,反复出血后纤维组织在视网膜表面增生,可能牵引视网膜导致脱离。这类患者需控制血糖,必要时接受视网膜激光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

眼底出血后出现膜状物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防止出血加重。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眼,饮食注意低脂低糖,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建议每3-6个月复查眼底,若出现视力骤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