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眼底出血后有层膜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眼底出血后有层膜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眼底出血后出现膜状物可能与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前膜或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眼底出血后形成的膜状物常见于玻璃体后脱离,出血导致玻璃体液化收缩,与视网膜分离时可能产生漂浮物或纤维膜。玻璃体后脱离通常伴随闪光感或飞蚊症,多数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定期复查排除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前膜是另一种常见情况,出血后炎症反应刺激视网膜表面细胞增生,形成半透明膜状物,可能引起视物变形或视力下降。轻度视网膜前膜可观察随访,严重时需玻璃体切除手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长期高血糖损伤血管,反复出血后纤维组织在视网膜表面增生,可能牵引视网膜导致脱离。这类患者需控制血糖,必要时接受视网膜激光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

眼底出血后出现膜状物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防止出血加重。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眼,饮食注意低脂低糖,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建议每3-6个月复查眼底,若出现视力骤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结膜炎能用冷毛巾敷吗

结膜炎可通过冷敷缓解症状,但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结膜炎通常由细菌、病毒、过敏或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冷敷可减轻炎症和不适,但并非所有类型都适用。 1、细菌性结膜炎:细菌感染引起的结膜炎常伴有眼部分泌物增多、红肿等症状。冷敷虽能缓解不适,但需配合抗生素眼药水治疗,如氯霉素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每日3-4次,连续使用7天。 2、病毒性结膜炎:病毒感染导致的结膜炎通常表现为眼睛发红、流泪、异物感。冷敷可缓解症状,但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滴眼液,每日4-6次,持续10天。 3、过敏性结膜炎:过敏原引起的结膜炎常伴随眼痒、红肿、流泪。冷敷可减轻瘙痒和炎症,同时需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奥洛他定滴眼液,每日2次,持续使用至症状消失。 4、环境刺激:风沙、烟雾等环境刺激可能导致结膜炎,表现为眼睛干涩、刺痛。冷敷可缓解不适,同时需避免接触刺激物,保持眼部清洁,使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3-4次。 5、其他注意事项:冷敷时需使用干净的毛巾,避免交叉感染。每次敷眼时间不宜过长,10-15分钟为宜。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日常护理中,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勤洗手。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C的食物,如胡萝卜、柑橘类水果,有助于眼部健康。适当进行眼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若出现严重症状,如视力下降、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