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孩6岁了还尿床怎么办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6岁了还尿床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许瑞英
许瑞英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6岁儿童尿床可通过行为训练、膀胱功能锻炼、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生理发育延迟、夜间多尿、睡眠觉醒障碍、泌尿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

1、行为训练

建议家长记录排尿日记,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夜间定时唤醒排尿。建立奖励机制强化成功行为,避免因尿床责备孩子。

2、膀胱锻炼

白天进行排尿中断训练,帮助孩子识别膀胱充盈感。家长需指导孩子白天规律排尿,避免憋尿行为。

3、心理疏导

儿童因尿床产生的焦虑可能加重症状,家长需给予充分理解。可通过绘本、游戏等方式减轻心理压力。

4、药物治疗

去氨加压素可减少夜间尿量,丙咪嗪调节睡眠觉醒功能。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多数儿童尿床会随年龄增长自愈,建议家长保持耐心。若伴随尿痛、尿频或日间尿失禁,需及时就诊排除泌尿系统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肌张力异常、喂养困难、运动发育迟缓、原始反射消失延迟。

1、肌张力异常

患儿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表现为肢体僵硬或松软。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四肢活动时的阻力变化,及时就医评估神经发育状况。

2、喂养困难

吸吮无力、吞咽协调性差是典型表现,可能导致进食时间过长或呛奶。建议家长记录喂养情况,使用防呛奶瓶并保持喂食体位稳定。

3、运动发育迟缓

3月龄仍不能抬头、6月龄不会翻身等里程碑延迟。家长需定期对照发育量表监测,发现异常应尽早就诊儿童康复科。

4、原始反射异常

拥抱反射亢进或减弱,握持反射持续超过4个月。这类神经反射异常需通过专业检查发现,家长发现异常动作应录像留存供医生参考。

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儿科或儿童康复科就诊,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日常护理需注意维持关节活动度并预防继发感染。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