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双眼屈光不正是什么意思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双眼屈光不正是什么意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双眼屈光不正是指双眼的屈光系统无法将外界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或变形。屈光不正主要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三种类型,可能与眼球前后径异常、角膜曲率改变或晶状体调节功能下降等因素有关。

1、近视

近视是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的屈光状态,通常表现为看远模糊、看近清晰。近视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或户外活动不足有关。轻度近视可通过框架眼镜矫正,中高度近视可能需要配戴角膜塑形镜或进行屈光手术。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缓解视疲劳,玻璃酸钠滴眼液改善眼表干燥,但药物无法逆转近视。

2、远视

远视是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的屈光状态,轻度远视可能无症状,中高度远视可导致看近困难、眼胀头痛。婴幼儿生理性远视会随年龄增长减轻,病理性远视需配戴凸透镜矫正。远视伴随调节性内斜视时需使用阿托品眼用凝胶散瞳验光,合并视疲劳可短期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3、散光

散光因角膜或晶状体曲率不均导致光线无法形成单一焦点,表现为视物重影、夜间视力下降。规则散光可通过柱镜矫正,不规则散光需使用硬性角膜接触镜。散光患者易出现视疲劳,可配合使用聚乙烯醇滴眼液保持眼表湿润,严重角膜病变需考虑角膜移植手术。

4、屈光参差

双眼屈光度数差异超过250度称为屈光参差,可能引起双眼融像困难、立体视功能受损。儿童屈光参差需尽早矫正以防弱视,成人可选用角膜接触镜或屈光手术平衡双眼视力。视觉训练有助于改善双眼协调性,必要时可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缓解调节痉挛。

5、老视

老视是年龄增长导致的晶状体调节力下降,属于生理性屈光不正,表现为40岁后阅读需移远。老视需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合并干眼症时可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避免长时间持续用眼,每20分钟远眺20秒有助于减轻症状。

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青少年每6个月复查屈光度,成人每年检查眼底。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阅读时保持30厘米用眼距离。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眼病。合理配戴矫正眼镜或接触镜,避免过度依赖眼药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14岁一只眼弱视怎么办

14岁一只眼弱视可通过屈光矫正、遮盖疗法、视觉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弱视通常由屈光不正、斜视、形觉剥夺、双眼异常相互作用、先天性白内障等原因引起。

1、屈光矫正

屈光矫正适用于因近视、远视或散光导致的弱视。需通过专业验光配戴合适度数的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矫正后视力可能逐步提升。若合并高度屈光参差,可考虑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矫正期间需每3-6个月复查视力及屈光度变化。

2、遮盖疗法

遮盖疗法通过遮盖优势眼强迫使用弱视眼,适用于单眼弱视患者。常用遮盖方式包括全日遮盖、部分时间遮盖或压抑疗法。遮盖时间需根据年龄和视力差异调整,通常每天2-6小时,治疗期间需监测优势眼视力防止遮盖性弱视。

3、视觉训练

视觉训练包括精细目力训练、双眼视功能训练等。可通过穿珠子、描图等精细活动刺激弱视眼,或使用同视机、立体视训练仪改善双眼协调。训练需持续3-6个月,配合遮盖疗法效果更显著。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视疲劳,应控制单次训练时长。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多作为辅助手段,常用阿托品滴眼液暂时模糊优势眼视力,配合遮盖疗法使用。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畏光、调节麻痹等副作用。部分病例可遵医嘱使用胞磷胆碱钠片、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促进视觉通路发育。

5、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针对先天性白内障、重度上睑下垂等形觉剥夺性弱视。白内障需在确诊后尽早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后及时光学矫正。斜视性弱视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斜视矫正术。术后仍需持续进行视觉康复训练,防止弱视复发。

弱视治疗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14岁仍属可治疗年龄段但效果较幼儿期差。建议每日坚持遮盖和视觉训练,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保证充足睡眠和富含维生素A的饮食。每3个月复查视力、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治疗周期通常需1-3年。若合并学习困难,家长应与学校沟通调整座位或课业要求。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