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耳朵经常长耳结怎么办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耳朵经常长耳结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春香
张春香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副主任医师
耳朵经常长耳结可能与耳道环境、耳垢积聚、外界刺激或皮肤问题有关,建议先根据形成原因判断病情,再采取清洁、护理或就医等方式进行解决。以下从成因和处理方式进行详细分析。
1、耳垢堆积
耳结通常是由耳垢积聚、硬化形成的,可能是因为耳朵的自清洁功能不足,比如耳道皮肤较干燥或耵聍腺分泌过多。频繁挖耳或耳部卫生不到位,也可能导致耳垢堆积并形成耳结。
解决方法:
可使用温盐水或正规耳垢软化剂如过氧化氢滴耳液或甘油滋润耳道,帮助软化耳结。
如果耳结较大或堵塞耳道,不建议自行处理,可到耳鼻喉科由医生通过冲洗或专业工具取出耳结。
2、耳道环境湿润或感染
耳道湿润可能会使耳垢更易聚集或发硬,长期保持湿润环境如游泳后未及时清干耳朵还可能引发细菌、真菌感染,形成耳结或耳道炎症。
解决方法:
经常接触水的情况,如游泳后,可用吹风机冷风档轻吹耳部,保持干燥。
如果怀疑已出现细菌或真菌感染,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耳滴液或抗真菌药物。
3、皮肤问题
某些人耳道皮肤易受刺激如干燥或过敏体质,可能会产生脱屑或结痂情况,继而形成耳结。外界刺激如佩戴耳机、经常使用耳塞,也可能导致摩擦性损伤。
解决方法:
改善耳道皮肤状况,可通过使用温和的矿物油或天然植物油涂抹耳道口,缓解干燥引起的结痂。
避免反复摩擦和刺激耳道,如减少使用耳塞或耳机的时间,避免弄破耳结引发继发感染。
4、慢性疾病因素
部分慢性问题如过敏性鼻炎、耳部湿疹或慢性中耳炎,也可能间接影响耳道健康,引发耳结或相关不适症状。
解决方法:
针对慢性疾病源头进行治疗,比如过敏性鼻炎需要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改善室内环境等方式来控制病情。
定期检查耳道,防止因慢性疾病导致耳部并发症。
日常护理中,应避免用棉签深插耳道清理,以免刺激耳道或推积耳垢。定期到专业机构检查和清理耳道是预防耳结形成的最佳办法。耳结若伴随耳痛、听力下降或分泌物异常,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帮助,避免加重病情或并发症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朵闷堵耳鸣怎么治疗

耳朵闷堵耳鸣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调节、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耳朵闷堵耳鸣通常由耳道堵塞、中耳炎、耳部感染、听力损伤、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 1、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减少噪音暴露,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适当调整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和锌的食物,如坚果、鱼类、全谷物等,有助于改善耳部健康。 2、药物治疗:耳朵闷堵耳鸣可能与耳部感染、中耳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抗炎药如布洛芬片400mg、以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片40mg,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物理治疗: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促进耳部血液循环,缓解闷堵感。使用专业的耳鸣掩蔽器或白噪音设备,帮助掩盖耳鸣声,减轻不适感。定期进行耳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4、心理调节:长期耳鸣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压力。学习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帮助转移注意力,减轻耳鸣带来的困扰。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专业心理干预。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中耳炎、耳部肿瘤等疾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见手术包括鼓膜修补术、听骨链重建术等,需在耳鼻喉科医生的评估下进行。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恢复和护理。 日常护理中,注意避免耳部受凉,保持耳道清洁,定期检查听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缓解耳鸣症状。饮食上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多摄入新鲜蔬果,保持均衡营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