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痢疾腹泻通常需要3-5天静脉补液治疗,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病原体类型及个体恢复能力相关。
轻中度脱水患者补液时间多为3天,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主。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等可快速补充丢失的体液,配合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控制腹泻症状。若粪便培养显示细菌性痢疾,需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或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进行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每日监测尿量、血压及电解质水平,多数患者在48小时内排便次数明显减少。
重度脱水或合并并发症者可能需要延长至5天。当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表现时,提示可能存在中毒性痢疾或肠穿孔风险,需增加补液量并调整抗生素方案。儿童及老年人因代偿能力较弱,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维持静脉通道。部分耐药性志贺菌感染病例,需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注射用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此时疗程可能超过1周。
腹泻停止后应逐渐过渡到口服补液盐Ⅲ预防复发,避免过早停止补液导致病情反复。恢复期选择低渣饮食如米汤、软面条,禁止摄入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若72小时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等脱水体征,须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