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挤压综合征为什么肾衰

|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挤压综合征为什么肾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玲
张玲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挤压综合征导致肾衰主要是由于肌肉大量坏死后释放的毒性物质如肌红蛋白通过血液循环损伤肾脏。挤压综合征的核心病理在于肌红蛋白释放、肾小管堵塞和毒性损伤,这也使早期治疗尤为关键,包括积极补液、碱化尿液等预防性措施。
1肌红蛋白释放
当人体受到严重挤压,大量肌肉组织坏死时,细胞内的肌红蛋白进入血液。肌红蛋白本身在高浓度时具有很强的肾毒性,其在肾小管内容易沉积,直接损害肾小管细胞功能。溶血后释放的钾离子和磷酸根等物质也会加重代谢紊乱,进一步恶化肾损伤。
2血容量不足
挤压伤导致体液大量渗出或出血,可能引起休克和低血容量状态。肾脏在血液供应不足时,容易出现缺血性损伤,从而降低肾小球过滤率,加重急性肾衰竭的风险。及时补充液体、恢复血容量至关重要。
3酸性物质堆积
细胞坏死后释放大量乳酸等代谢废物,导致高乳酸血症和酸性环境,直接破坏肾小管。这时,尿液的酸性特性会加速肌红蛋白与其他代谢毒性物质形成结晶沉积,加剧肾小管堵塞。碱化尿液可中和酸性,降低化学毒性和沉积风险。
应对治疗
针对挤压综合征可能导致的急性肾衰,需及早采取以下干预措施:
① 立即大量静脉补液,优先使用乳酸林格液或生理盐水,改善血容量并稀释毒性物质。
② 碱化尿液,如使用碳酸氢钠静点,调节尿液pH至6.5-7.5,帮助肌红蛋白溶解防止沉积。
③ 必要时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促进尿量增加,但需监控电解质变化避免过量脱水。严重情况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清除毒性损害。
挤压综合征属于医疗紧急情况,早期识别和干预可大幅降低肾衰等并发症风险。出现严重外力损伤后务必尽快就医,防止因拖延导致严重后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上吐下泻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上吐下泻可通过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益生菌等药物治疗,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中毒、消化不良、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蒙脱石散:蒙脱石散是一种常见的止泻药物,能够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病原体,减少腹泻次数。其常用剂量为每次3克,每日3次,用温水冲服。蒙脱石散对病毒性或细菌性腹泻均有一定效果,但需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以免影响药效。 2、口服补液盐:上吐下泻容易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口服补液盐能够补充丢失的钠、钾等电解质,预防脱水。建议每次腹泻后服用200-250毫升,分多次饮用,直至症状缓解。对于儿童和老年人,补液盐的使用尤为重要。 3、益生菌: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免疫功能,对消化不良或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常见的益生菌制剂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建议每日服用1-2次,连续使用1-2周。 4、抗病毒药物:对于病毒性腹泻,如轮状病毒感染,可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是常用的一种,其剂量为每日10-15毫克/公斤,分2-3次服用,疗程通常为5-7天。使用前需咨询避免滥用。 5、抗生素:细菌性腹泻如沙门氏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诺氟沙星和阿莫西林,诺氟沙星剂量为每次400毫克,每日2次;阿莫西林剂量为每次500毫克,每日3次。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耐药性产生。 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和生冷食物。适当补充水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的休息。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有高热、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