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儿童手足口疫苗有必要打吗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手足口疫苗有必要打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手足口疫苗通常建议接种,可有效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5岁以下儿童易感,接种疫苗能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手足口疫苗主要针对肠道病毒71型,该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并发症的主要病原体。临床数据显示,接种两剂次疫苗后对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保护效果可达较高水平。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为间隔1个月接种两剂。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轻微反应,一般1-2天可自行缓解。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在托幼机构等集体环境中感染风险较高,重症病例可能出现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虽然部分轻症手足口病可由柯萨奇病毒等其他病原体引起,但EV71疫苗仍具有重要预防价值。个别儿童因免疫功能缺陷或急性疾病期需暂缓接种,但无接种禁忌者均应完成免疫程序。疫苗不能预防所有类型的手足口病,但可最大限度避免危及生命的重症病例。接种后仍需做好日常防护,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等。

建议家长在儿童满6月龄后尽早安排疫苗接种,流行季节前完成全程免疫效果更佳。若儿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肢体抖动等重症征兆,须立即就医。平时注意保持居室通风,对玩具、餐具定期消毒,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出血热疫苗只打了两针可以吗

出血热疫苗通常需要完成三针接种程序,只打两针可能无法形成充分免疫保护。出血热疫苗的规范接种程序为0天、7天、28天各接种一针,三针全部完成才能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

出血热疫苗的接种程序经过严格临床试验验证,三针接种才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抗体。第一针主要激活免疫系统初步反应,第二针增强免疫记忆,第三针则巩固抗体水平。若仅接种两针,体内抗体滴度可能不足,面对汉坦病毒感染时仍有较高发病风险。研究显示完成三针接种者的中和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两针接种者,且抗体持续时间更长。

特殊情况下如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或急性疾病发作,可能需要暂停第三针接种。但这种情况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决定,不应自行中断接种。对于因故确实无法按时接种第三针者,建议在条件允许时尽快补种,无需重新开始整个接种程序。延迟接种虽可能影响抗体产生时效,但补种后仍能获得一定保护效果。

建议严格按照疫苗接种程序完成三针接种,接种后注意观察有无局部红肿、发热等反应。前往疫区工作或旅行者应提前规划接种时间,确保出行前完成全部接种。若出现接种间隔延误,应及时咨询接种门诊医生获取专业指导。保持接种记录的完整性,便于后续加强免疫时参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