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孩子肠炎肚子疼怎么办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孩子肠炎肚子疼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孩子肠炎肚子疼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建议家长暂停孩子固体食物摄入,改为米汤、稀粥等流质饮食,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清淡半流质饮食。

2、补充水分

家长需每10-15分钟给孩子喂5-10毫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选用低渗型口服补液盐Ⅲ,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加重腹泻。

3、药物治疗

细菌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蒙脱石散、布拉氏酵母菌散等可改善腹泻症状。禁止自行使用止泻药。

4、就医检查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尿量减少或精神萎靡时,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粪便检测,排除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等严重情况。

患病期间注意腹部保暖,恢复期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避免生冷食物刺激,定期监测体温和排便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孩子发烧吃完退烧药一直出汗

孩子服用退烧药后持续出汗可能与药物作用、体温调节失衡、脱水风险或感染未控制等因素有关,家长需及时补充水分、监测体温并观察精神状态。

1. 药物作用:

退烧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促进排汗退热,属正常药理反应,家长需确保药物剂量准确且间隔时间符合医嘱。

2. 体温调节失衡:

儿童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退烧药导致体温骤降可能引发代偿性出汗,家长需用温水擦拭颈部及腋窝,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敷等刺激方式。

3. 脱水风险:

大量出汗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表现为口唇干燥或尿量减少,家长需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4. 感染未控制:

细菌性扁桃体炎或泌尿系感染等疾病可能持续引发发热反应,伴随寒战或嗜睡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检查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头孢克肟等抗生素。

建议家长每2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出汗情况,选择透气棉质衣物,若持续出汗超过6小时或出现意识模糊需急诊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