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鼻窦炎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洗鼻器或吸鼻器,轻度症状推荐洗鼻器清洁鼻腔,分泌物较多时可配合吸鼻器辅助排痰。
1、洗鼻器适用生理盐水冲洗能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适用于鼻塞、流涕等轻度症状,操作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避免呛咳。
2、吸鼻器辅助电动吸鼻器适合婴幼儿或脓涕黏稠者,可物理性吸出深部痰液,使用前后需消毒配件,避免交叉感染。
3、联合使用急性发作期可先冲洗再吸引,提高分泌物清除效率,但频繁操作可能损伤鼻黏膜,每日不超过3次。
4、器械选择优先选用医用级鼻腔冲洗装置,避免使用负压过大的吸鼻设备,儿童需选择专为婴幼儿设计的柔软吸头。
症状持续或伴随发热头痛时需及时就医,日常保持室内湿度,避免用力擤鼻导致分泌物逆流。
幼儿易患中耳炎可能由免疫系统未成熟、咽鼓管结构特殊、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免疫系统未成熟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病原体抵抗力较弱。建议家长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者,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等免疫调节剂。
2、咽鼓管结构特殊幼儿咽鼓管短平直,细菌易从鼻咽部侵入中耳。家长需注意喂养姿势,避免平躺喝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
3、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时炎症可能通过咽鼓管蔓延至中耳,表现为耳痛发热。需及时治疗原发病,可选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连花清瘟颗粒、鼻渊通窍颗粒等中成药辅助缓解症状。
4、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可能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与牛奶蛋白或尘螨过敏有关。家长应排查过敏原,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抗过敏药物。
日常需避免二手烟刺激,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出现耳部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