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肝功能异常是指肝脏在生化检测中某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肝脏存在损伤或功能障碍。肝功能异常通常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进一步诊断。
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主要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毒类型选择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等。同时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脂肪肝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轻度脂肪肝可能无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右上腹不适、肝区隐痛。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包括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若合并代谢异常,可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护肝药物。
部分药物如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可能引起肝细胞损伤。临床表现包括恶心、皮肤瘙痒、尿色加深等。发现药物性肝损伤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促进肝细胞修复。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甚至纤维化。早期表现为肝酶轻度升高,进展期可能出现腹水、肝掌等。戒酒是治疗核心,重症患者需配合使用美他多辛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同时需补充B族维生素改善营养状况。
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与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肝组织有关。常见症状为疲劳、皮肤瘙痒、关节痛。诊断需结合自身抗体检测,治疗主要采用泼尼松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免疫调节药物。病情控制后仍需长期随访。
发现肝功能异常应避免自行用药,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限制高脂高糖饮食,绝对戒酒。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可选择清蒸鱼、鸡胸肉、西蓝花等易消化食物。避免使用成分不明的保健品,服药期间严格遵循医嘱复查肝功能指标。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腹胀等症状加重,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