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小儿老排尿是糖尿病吗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老排尿是糖尿病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频繁排尿不一定是糖尿病,可能由饮水量增加、尿路感染、膀胱功能异常、精神因素或糖尿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1、饮水量增加:

儿童因天气炎热、运动后补水或习惯性大量饮水会导致排尿次数增多。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多尿,排尿量会随液体摄入减少而恢复正常。家长可记录孩子24小时饮水量与排尿次数进行初步判断。

2、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或尿道炎会刺激尿频,通常伴随排尿疼痛、尿液浑浊等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拒食等非特异性症状。

3、膀胱功能异常:

神经源性膀胱或膀胱过度活动症会导致尿频、尿急,但每次尿量较少。可通过排尿日记、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行为训练和生物反馈治疗是主要干预方式。

4、精神因素:

焦虑、紧张等情绪可能引发儿童心因性尿频,表现为清醒时频繁排尿而入睡后症状消失。这种情况需消除诱因,通过游戏治疗等心理疏导改善症状。

5、糖尿病可能:

1型糖尿病患儿除多尿外,通常伴有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需警惕,确诊需结合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检测。

观察孩子是否伴随口渴加剧、夜间遗尿、体重变化等症状,记录每日排尿频率及单次尿量。限制睡前两小时液体摄入,避免高糖饮食。若多尿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嗜睡、呼吸深快等表现,需立即检测血糖和尿常规。非糖尿病因素引起的尿频,建议白天定时排尿训练,减少碳酸饮料摄入,注意会阴部清洁。心理因素导致者可尝试分散注意力疗法,如使用定时器逐渐延长排尿间隔。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腿肿还能活多久

糖尿病腿肿通常与血糖控制不佳、肾脏功能受损、心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控制血糖、改善肾脏功能、治疗心血管疾病等方式缓解。糖尿病腿肿本身并不直接决定寿命,但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的并发症,需及时就医评估和治疗。 1、血糖控制: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和神经损伤,进而引发水肿。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和药物治疗维持血糖稳定。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两次、格列美脲1mg,每日一次和胰岛素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剂量。 2、肾脏功能:糖尿病肾病是导致腿肿的常见原因。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饮食上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g/kg体重。必要时可使用ACE抑制剂如依那普利10mg,每日一次或ARB类药物如氯沙坦50mg,每日一次保护肾脏。 3、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易并发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导致体液潴留和腿肿。患者需控制血压和血脂,避免高盐饮食。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20mg,每日一次、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25mg,每日两次和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一次。 4、淋巴循环:糖尿病可能影响淋巴系统功能,导致水肿。患者可通过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和按摩促进淋巴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睡觉时可抬高双腿以减轻水肿。 5、感染风险: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皮肤感染,加重腿肿。患者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检查足部。发现红肿、疼痛或溃疡时,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感染扩散。 糖尿病腿肿患者需综合管理血糖、肾脏功能和心血管健康,同时注意饮食和运动。饮食上建议选择低糖、低盐、低脂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瘦肉。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和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