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胃溃疡

胆囊切除术已经2年了。上腹部的隐痛是什么?

|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胆囊切除术已经2年了。上腹部的隐痛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涛
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胆囊切除术后2年出现上腹隐痛可能与术后胆总管代偿性扩张、胆汁反流性胃炎、肠粘连、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或残留结石等因素有关。

1、胆总管扩张:

胆囊切除后胆总管会代偿性增宽以储存胆汁,部分患者可能因管壁张力增加出现隐痛。这种疼痛多呈间歇性,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超声检查可见胆总管直径超过8毫米。症状明显者可考虑使用解痉药物缓解。

2、胆汁反流:

胆囊缺失导致胆汁持续流入十二指肠,可能反流至胃部引发化学性胃炎。典型表现为餐后上腹灼痛,伴有口苦、嗳气,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胆汁染色。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胃黏膜保护剂可改善症状。

3、肠粘连:

术后腹腔粘连可能牵拉肠道或神经引发隐痛,疼痛位置较固定,体位改变时可能加重。腹部CT可见粘连带影,轻症可通过腹部按摩缓解,严重粘连需腹腔镜松解术。

4、Oddi括约肌异常:

胆囊切除后Oddi括约肌压力可能失调,表现为右上腹绞痛向背部放射,MRCP检查可见胆管扩张。诊断明确后可选择括约肌切开术或钙通道阻滞剂治疗。

5、残留病变:

约5%患者可能存在术中未发现的胆管微结石或胆囊管残留过长,引发间歇性胆绞痛。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能清晰显示病变,微小结石可通过内镜取石,残留胆囊管过长需二次手术切除。

建议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避免洋葱、咖啡等刺激Oddi括约肌的食物。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可尝试餐后2小时左侧卧位休息,减少胆汁反流。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黄疸,需立即排查胆管炎、胰腺炎等急症。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必要时行胃镜或CT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溃疡复查需要做胃镜吗

胃溃疡复查通常建议通过胃镜检查,以准确评估溃疡愈合情况、排除并发症或恶性病变。胃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变化,同时进行活检或幽门螺杆菌检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1、胃镜复查:胃镜检查是胃溃疡复查的首选方法,能够清晰观察溃疡的大小、形态及周围黏膜的变化。对于疑似恶性病变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胃镜可同时进行活检或快速尿素酶试验,帮助明确诊断。 2、幽门螺杆菌检测:胃溃疡复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胃镜检查时可采集胃黏膜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组织学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指导后续抗感染治疗。 3、影像学检查:对于无法耐受胃镜的患者,可选择钡餐造影或CT检查作为替代方案。钡餐造影可显示溃疡的形态和位置,但无法进行活检;CT检查主要用于评估溃疡是否穿透胃壁或发生穿孔等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复查时可进行血常规、粪便潜血试验等检查,评估是否存在贫血或消化道出血。对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还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药物副作用。 5、症状评估:复查时需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变化,如腹痛、恶心、呕吐等是否缓解。对于症状持续或加重的患者,需警惕溃疡复发或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胃溃疡复查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减轻胃部负担。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助于促进溃疡愈合。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感染治疗,定期复查,降低复发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