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全身没劲,不能走路是肌无力吗?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全身没劲,不能走路是肌无力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全身没劲且不能走路可能是肌无力的表现,但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肌无力通常表现为骨骼肌易疲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可能与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多发性肌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及四肢无力,晨轻暮重是其典型特征。部分患者可因呼吸肌受累导致呼吸困难。肌电图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片、免疫抑制剂如甲泼尼龙片,严重者需进行血浆置换。

周期性瘫痪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低钾型最常见。发作时血钾降低,肌力减退多从下肢开始,可伴有心悸、多尿。心电图可见U波增高,补钾治疗如氯化钾缓释片可缓解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等继发性因素需排查。

多发性肌炎属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表现为对称性近端肌无力伴肌痛,血清肌酶如肌酸激酶显著升高。肌活检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免疫治疗如泼尼松片联合甲氨蝶呤片是主要方案。需注意合并间质性肺炎或恶性肿瘤的可能。

其他需鉴别的疾病包括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伴感觉异常)、脊髓病变(传导束型感觉障碍伴括约肌功能障碍)以及代谢性肌病(如线粒体肌病伴运动不耐受)。电解质紊乱、贫血、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也可导致类似症状。

出现持续肌无力症状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营养摄入尤其是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记录症状发作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有助于医生判断。若伴随呼吸困难、饮水呛咳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处理。确诊需结合肌电图、抗体检测、肌肉MRI等检查,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病因个体化制定。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肌供血不足吃什么好

心肌供血不足可通过饮食调节、适量运动、药物辅助等方式改善。饮食上建议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摄入。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 1、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健康。坚果如核桃、杏仁也是优质脂肪来源,适量食用可保护心脏。 2、抗氧化物质丰富的食物:蓝莓、草莓等浆果富含花青素,可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的损伤。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适量饮用有助于保护心脏。 3、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血液循环。豆类如黑豆、鹰嘴豆也是高纤维食物,可稳定血糖,减轻心脏负担。 4、低盐低脂饮食: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避免高盐、高脂肪的食物如腌制食品、油炸食品。选择清淡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 5、适量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运动时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心肌供血不足的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注重均衡营养,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摄入。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心肌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