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蛲虫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蛲虫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蛲虫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吸入传播、自身重复感染四种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感染者肛门周围虫卵污染的皮肤,常见于家庭成员或集体生活环境中密切接触,虫卵经手-口途径进入消化道。

2、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虫卵污染的衣物、床单、玩具等物品后未洗手进食,虫卵可存活2-3周,幼儿园等公共场所易发生此类传播。

3、吸入传播

含有虫卵的灰尘颗粒经呼吸道吸入后进入消化道,常见于清扫虫卵污染环境时未采取防护措施。

4、自身重复感染

患儿搔抓肛周后虫卵附着于手指,再次经口摄入形成循环感染,是症状持续的重要原因。

预防需加强个人卫生管理,感染者衣物应煮沸消毒,集体机构需定期开展环境消杀,家庭成员建议同步进行驱虫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多久能查出有没有感染乙肝

新生儿乙肝感染筛查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首次检测,实际时间受到母亲携带状态、分娩方式、疫苗注射时机、喂养方式等因素影响。

1、母亲携带状态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需在出生12小时内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联合免疫,并在接种后1-2个月复查。

2、分娩方式

剖宫产可能降低母婴传播风险,但仍需按常规在出生后24小时内采集足跟血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3、疫苗注射时机

规范的三针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最晚应在12月龄时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认免疫效果和感染状态。

4、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传播风险,但家长需确保婴儿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并在7-12月龄期间复查乙肝五项指标。

建议家长定期带婴儿进行乙肝抗体检测,出生后按0-1-6月方案完成疫苗接种,避免与感染者血液体液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