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有黄眼屎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有黄眼屎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有黄眼屎可能与结膜炎、鼻泪管阻塞、泪囊炎、先天性青光眼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通过清洁护理、抗生素滴眼液、泪囊按摩等方式治疗。

1、结膜炎:

新生儿结膜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眼睑红肿、黄色分泌物增多。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阿昔洛韦滴眼液等药物,家长需每日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洁眼周。

2、鼻泪管阻塞:

鼻泪管发育不全导致泪液排泄不畅,易继发感染形成黄眼屎。家长可沿鼻梁侧面向下轻柔按摩泪囊区,若继发感染需配合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多数患儿在6月龄前可自愈。

3、泪囊炎:

继发于鼻泪管阻塞的细菌感染,除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外可能伴泪囊区红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泪道冲洗,严重者需行泪道探通术。

4、先天性青光眼:

罕见但需警惕,除眼屎增多外常伴畏光、流泪、角膜混浊。确诊需眼压测量及前房角镜检查,治疗需尽快行小梁切开术等降眼压手术。

建议家长每日观察新生儿眼部情况,哺乳期母亲避免辛辣饮食,清洁眼部时注意从内向外单向擦拭,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眼睑肿胀需及时就诊眼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大便呈颗粒状怎么回事

新生儿大便呈颗粒状可能由喂养方式不当、肠道菌群未建立、乳糖不耐受、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法、补充益生菌、更换奶粉配方、医疗干预等方式改善。

1、喂养方式不当

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间隔过长、奶量不足导致大便水分被过度吸收。建议按需哺乳,母乳喂养每2-3小时一次,配方奶喂养注意按比例调配。

2、肠道菌群未建立

新生儿肠道缺乏有益菌群影响消化功能。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帮助分解乳糖和蛋白质。

3、乳糖不耐受

肠道乳糖酶分泌不足导致未消化乳糖发酵产气。表现为颗粒便伴腹胀,可尝试低乳糖配方奶粉,或遵医嘱使用乳糖酶制剂。

4、先天性巨结肠

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顽固性便秘,粪便会形成坚硬颗粒。需通过钡剂灌肠确诊,轻度病例可用开塞露辅助排便,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家长需每日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哺乳后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蠕动,若颗粒便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哭闹、拒食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