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三岁孩子得手足口病的症状是什么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三岁孩子得手足口病的症状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保海
马保海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三岁孩子得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严重时可能引发并发症。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和家庭护理是应对的关键。
1、发热
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通常是发热,体温可能达到38℃以上,持续1-2天。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如果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2、口腔溃疡
口腔内出现疱疹或溃疡是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常见于舌头、牙龈和颊黏膜。这些溃疡会导致孩子疼痛、拒食和流口水。家长可以用温盐水帮助孩子漱口,缓解不适。饮食上选择温凉、软烂的食物,如粥、果泥,避免刺激性食物。
3、手足皮疹
手足口病的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脚底和臀部,表现为红色斑丘疹或水疱,一般不痒。皮疹通常在1周内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家长需保持孩子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4、并发症
少数情况下,手足口病可能引发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持续高热、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一旦发现这些异常,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使用抗病毒药物或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手足口病虽然常见,但家长仍需重视。通过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和家庭护理,大多数孩子可以顺利康复。日常生活中,注意手部卫生、避免接触感染者、定期消毒玩具和餐具,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发烧抽搐正常吗

宝宝发烧抽搐在医学上称为热性惊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科急症。热性惊厥通常由感染、体温迅速升高、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 1、感染:感染是热性惊厥最常见的诱因,如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感染导致体温迅速升高,刺激神经系统引发抽搐。处理方法包括及时退热、抗感染治疗,如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每次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或布洛芬混悬液每次5-10mg/kg,每6-8小时一次。 2、体温升高:体温急剧上升是热性惊厥的直接诱因。当体温超过38.5℃时,神经系统易受刺激。建议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袋敷额头,同时配合退热药物。 3、遗传因素:热性惊厥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若父母有热性惊厥史,宝宝发生抽搐的概率较高。日常需注意观察体温变化,避免感染,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预防性用药。 4、神经系统发育: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体温变化更为敏感。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成熟,热性惊厥的发生率会降低。护理时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过度刺激。 5、电解质紊乱:发热时大量出汗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如低钠血症,进而诱发抽搐。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使用口服补液盐每袋溶于250ml温水中,每次50-100ml,每日多次。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注意监测宝宝体温,避免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粥、蔬菜泥等。适当增加宝宝的运动量,如室内爬行、户外散步,有助于增强体质。若宝宝出现频繁抽搐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