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在龋齿放药有什么用

|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在龋齿放药有什么用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龋齿放药主要用于抑制细菌生长、缓解疼痛和促进牙齿修复,常见药物包括氢氧化钙糊剂、樟脑酚液和甲醛甲酚溶液等。龋齿通常由细菌感染导致牙体硬组织破坏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龋齿治疗中放置药物是常见辅助手段。氢氧化钙糊剂可直接覆盖暴露的牙髓,刺激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同时具有较强抗菌性。樟脑酚液多用于根管消毒阶段,能渗透牙本质小管杀灭残留细菌,减轻炎症反应。甲醛甲酚溶液适用于感染严重的根管,通过凝固蛋白作用消除坏死组织,但需严格控制用量避免刺激。部分含氟药物如氟化钠甘油可涂布于浅龋表面,促进釉质再矿化。操作时需彻底清除腐质并干燥窝洞,药物放置后通常需暂时封闭观察1-2周。

龋齿药物治疗需配合机械清创,单纯依赖药物无法根治。日常应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餐后使用牙线清洁邻面,减少高糖饮食摄入。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龋坏,浅龋阶段通过树脂充填即可有效控制发展。出现冷热敏感或自发痛时提示牙髓可能受累,需尽快进行根管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朵流脓会自愈吗

耳朵流脓一般不会自愈,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有关。耳朵流脓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耳道分泌物增多、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外耳道炎是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炎症,常见于频繁掏耳或游泳后耳道进水。患者耳道会出现红肿热痛,伴随黄色脓性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菌药物,配合局部清洁护理。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慢性外耳道炎或耳道狭窄。

中耳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发病率较高。化脓性中耳炎会导致鼓膜穿孔,出现黏稠脓液流出伴耳鸣耳闷。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口服抗生素,严重者需鼓膜穿刺引流。延误治疗可能引发乳突炎或听力永久损伤。

日常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出现流脓症状时不可自行用药或冲洗,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耳镜检查、分泌物培养等明确诊断。治疗期间禁止游泳,淋浴时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防止进水,按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以防复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