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腋下神经纤维鞘瘤是什么

| 1人回答 | 9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腋下神经纤维鞘瘤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彭玉平
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

腋下神经纤维鞘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鞘细胞的良性肿瘤,通常表现为腋下无痛性肿块,可能与神经纤维瘤病、外伤史或遗传因素有关。神经纤维鞘瘤生长缓慢,多数情况下不会恶变,但可能因压迫周围神经引起麻木或疼痛。

1. 发病机制

神经纤维鞘瘤由施万细胞异常增殖形成,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部分患者与NF2基因突变相关,这种基因缺陷可能导致神经鞘细胞生长失控。肿瘤外层有完整包膜,内部呈灰白色结节状,显微镜下可见梭形细胞排列成栅栏状结构。

2.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腋下单发、可推动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物,直径多在1-5厘米之间。早期通常无自觉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局部刺痛感或放射性疼痛。约15%患者会因肿瘤压迫臂丛神经出现上肢感觉异常,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影响运动功能。

3. 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可显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MRI能更准确判断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细针穿刺活检有助于鉴别恶性神经鞘瘤,但确诊仍需术后病理检查。需注意与淋巴结肿大、脂肪瘤等腋下常见肿块进行区分。

4. 治疗原则

无症状的小肿瘤可定期观察,生长迅速或产生压迫症状时需手术切除。术中需完整剥离肿瘤包膜以避免复发,同时注意保护重要神经纤维。对于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可能需要多学科联合制定治疗方案。

5. 预后管理

手术完整切除后复发概率较低,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5%。建议每6-12个月进行影像学复查,监测是否有新发病灶。若出现术区麻木或肌肉无力,可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和康复训练改善功能。

日常应注意避免腋下部位反复摩擦刺激,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局部压迫。术后伤口愈合期间保持清洁干燥,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修复,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鱼类、蛋类。适度进行上肢伸展运动能预防瘢痕粘连,但应避免剧烈活动导致伤口裂开。心理疏导对合并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尤为重要,建议加入专业患者互助组织获取支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吃多了食道有灼烧感

吃多了食道有灼烧感可能与胃酸反流、食管炎症或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建议调整饮食习惯并观察症状变化。

进食过量会导致胃内压力升高,胃酸容易反流至食管下段。高脂、辛辣或过酸食物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多,加重食管黏膜损伤。暴饮暴食还可能使食管下括约肌暂时性松弛,失去防止反流的屏障功能。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可能伴随嗳气或口苦。改变进食方式如细嚼慢咽、避免睡前进食有助于缓解症状。

持续性灼烧感需警惕胃食管反流病或食管炎。长期胃酸刺激可导致食管黏膜糜烂,出现吞咽疼痛或异物感。部分患者可能合并食管裂孔疝,表现为平卧时症状加重。若症状每周发作超过两次,或伴随体重下降、呕吐物带血,需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医生可能开具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保护黏膜,严重者需进行抗反流手术。

日常应保持七分饱的进食原则,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燕麦、南瓜,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超重人群需控制体重,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若调整饮食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吞咽困难等警示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评估食管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