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1型糖尿病可怕吗有没有治好的可能

|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问题描述:
1型糖尿病可怕吗有没有治好的可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1型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管理的慢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1型糖尿病的管理主要有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并发症预防等方式。

1、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常用胰岛素制剂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胰岛素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血糖水平、饮食、运动等因素个体化调整,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2、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是1型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患者可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或采用持续血糖监测系统。血糖监测有助于了解血糖波动情况,为调整胰岛素剂量提供依据。监测频率应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确定,通常需要每日多次监测。

3、饮食控制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均衡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饮食应定时定量,与胰岛素注射时间相匹配。患者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4、运动干预

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1型糖尿病患者可选择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运动强度和时间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

5、并发症预防

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患者需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神经传导检查等。良好的血糖控制、血压管理和血脂调节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并发症发生。

1型糖尿病患者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心理平衡。定期复诊,与医疗团队保持良好沟通。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建立疾病管理的信心。出现异常症状如持续高血糖、反复低血糖、视力模糊等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下巴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下巴淋巴结肿大可能由感染、免疫反应、炎症、肿瘤、过敏等原因引起。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免疫反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引发淋巴结肿大;炎症如口腔炎症、扁桃体炎等可扩散至淋巴结;肿瘤包括良性或恶性病变,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淋巴结肿大;过敏反应如食物或药物过敏也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 1、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是下巴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细菌感染如口腔炎、扁桃体炎,病毒感染如流感、EB病毒等,均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治疗以抗感染为主,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500mg每日三次,病毒感染可口服阿昔洛韦200mg每日五次。 2、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能引发淋巴结肿大。治疗需控制原发病,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5mg每日一次,甲氨蝶呤7.5mg每周一次。 3、炎症:口腔炎症、扁桃体炎等局部炎症可扩散至淋巴结,导致肿大。治疗以消炎为主,可使用布洛芬400mg每日三次,同时注意口腔卫生,每日刷牙两次,使用漱口水。 4、肿瘤:良性或恶性病变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下巴淋巴结肿大。良性肿瘤如淋巴管瘤,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转移癌等。治疗需根据肿瘤性质,良性肿瘤可手术切除,恶性肿瘤需化疗或放疗。 5、过敏:食物或药物过敏可能引起下巴淋巴结肿大。常见过敏原包括海鲜、坚果、青霉素等。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10mg每日一次,严重时需使用肾上腺素注射。 日常护理中,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过敏原、增强免疫力是预防下巴淋巴结肿大的重要措施。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柠檬,运动上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若淋巴结肿大持续不退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