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1次阅读
化脓性关节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关节炎症,属于感染性关节炎的一种,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该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需通过关节液检查确诊并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
化脓性关节炎多由血行感染或外伤直接侵入导致。细菌通过血液循环从身体其他感染灶扩散至关节,或通过开放性伤口、手术操作直接污染关节腔。糖尿病、免疫抑制状态、关节假体植入等因素会增加感染概率。关节滑膜缺乏基底膜的特性使细菌更易定植,细菌毒素和炎症反应会快速破坏关节软骨。
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受累关节剧烈疼痛、局部皮肤发红发热,膝关节、髋关节为好发部位。患者常因疼痛拒绝活动关节,出现保护性肌痉挛。全身症状包括高热寒战、乏力等脓毒血症表现。儿童可能出现假性瘫痪,老年或免疫低下者症状可能不典型。
关节穿刺抽液检查是确诊关键,关节液呈脓性、白细胞计数超过5万/μL、葡萄糖水平降低。革兰染色可快速发现细菌,细菌培养确定病原体种类。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显著增高。影像学检查中X线早期可见关节间隙增宽,晚期可能出现骨质破坏。
确诊后需立即静脉输注抗生素,经验性治疗可选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等广谱抗生素,获得药敏结果后调整用药。严重者可关节腔注射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疼痛控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炎症明显时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对于关节积脓严重者需行关节镜灌洗术或开放清创术,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人工关节感染者可能需要二期翻修手术。术后持续抗生素治疗4-6周,期间需保持关节制动,急性期过后逐步进行康复训练预防关节僵硬。
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患肢抬高减轻肿胀。恢复期可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度训练,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如鱼肉、蛋清等。日常注意皮肤伤口消毒处理,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关节外伤后持续疼痛或不明原因发热时,建议尽早就医排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