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发言时紧张导致声音发抖通常与心理压力、身体紧绷和缺乏经验有关,可以通过心理调节、呼吸练习、发声训练等方式改善。严重情况下可考虑专业心理咨询或特定药物辅助。
1、心理因素调整
紧张和声音抖动常源于心理恐惧或对失败的担忧。应首先学会调整心态,接受发言是一种成长体验,而非表现评估。尝试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或自我鼓励语减轻心理压力。例如,在发言前多对自己说“我能做到”,增强自信心。如果心理压力过于巨大并伴有频繁焦虑、失眠等症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系统性干预。
2、呼吸与发声训练
错误的呼吸和紧张的喉部肌肉可能直接引起声音抖动。深呼吸练习可以增强肺活量、稳定气流输出,有助于控制发声。例如,发言前尝试腹式呼吸:深吸气时腹部鼓起,缓慢呼气时轻轻收紧腹部。发声训练则通过模拟讲话中的语调与咬字方式,强化声带的灵活性,可在家对着镜子说50-100句声明清晰的语句,或加入演讲课程进一步提高能力。
3、模拟与实际练习
缺乏经验会让人对发言场景产生巨大压力,增加声音失控的可能性。事先进行模拟练习,可以有效减少紧张感。例如,假设真实的发言环境,并在家人或朋友面前尝试表达。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加入公众演讲沙龙、多参加会议发言,积累经验后,紧张感会逐渐减轻。
4、特殊情况下的药物辅助
部分人因高度紧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在医生建议下采取药物治疗。常见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暂时缓解心跳过快、手抖等紧张症状;或服用抗焦虑药物如阿普唑仑帮助稳定情绪。但药物只能短时间内控制症状,长期改善仍需依靠心理调节和技巧训练。
发言紧张引起声音抖动是常见现象,通过心理建设、呼吸发声训练和不断实践可逐步改善。如果您尝试后仍未见明显改善,可以寻求专业帮助,必要时采取药物辅助,但切勿长期依赖药物,培养真实的自信心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