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尿检鳞状上皮细胞偏高可能与标本污染、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膀胱炎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评估。
1、标本污染:留取尿液时未清洁会阴部或混入阴道分泌物,可能导致鳞状上皮细胞增多。建议重新留取清洁中段尿复查,避免月经期检测。
2、尿路感染:细菌感染刺激尿路上皮脱落,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生素治疗。
3、泌尿系统结石: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导致上皮细胞脱落,常伴有腰痛或血尿。需通过超声确诊,可选用双氯芬酸钠、坦索罗辛、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缓解。
4、膀胱炎:炎症反应加速膀胱黏膜更新,可能出现下腹痛。可选用呋喃妥因、匹美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等抗菌药物,同时增加每日饮水量。
日常注意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憋尿。若持续异常或出现血尿、发热等症状应及时泌尿外科就诊。
尿动力检查多数情况下仅有轻微不适感,不适程度主要与检查类型、个体敏感度、操作规范性和心理紧张程度有关。
1、检查类型:单纯尿流率测定无创无痛,而需置入导管的充盈期膀胱测压可能引发短暂尿道胀痛,但疼痛程度通常低于普通导尿操作。
2、个体差异:前列腺增生患者或尿道狭窄者可能体验较强不适,正常尿道结构人群多数仅觉异物感,女性耐受度普遍高于男性。
3、操作因素:使用儿童规格导管、足量润滑剂可降低疼痛概率,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能使不适感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4、心理影响:检查前焦虑会放大真实痛感,采用放松训练或分散注意力可使主观疼痛评分降低。
检查后适量饮水有助于冲刷尿道,出现持续灼痛或血尿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绝大多数受检者24小时内不适感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