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痛经针灸取哪些穴位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痛经针灸取哪些穴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冷启刚
冷启刚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痛经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有关元、三阴交、血海、足三里等,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1、关元

位于脐下三寸,属任脉穴位,主治月经不调及下腹疼痛,针刺可温补下焦元气。

2、三阴交

足太阴脾经要穴,内踝尖上三寸,能同时调节肝脾肾三经气血,改善子宫血液循环。

3、血海

膝盖内侧上方两寸处,属足太阴脾经,具有活血化瘀功效,适用于经血色暗有血块者。

4、足三里

犊鼻穴下三寸,为强壮要穴,可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缓解经期伴随的乏力症状。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经期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可配合热敷小腹增强疗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同房后子宫特别痛怎么回事

同房后子宫特别痛可能由生理性刺激、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休息、抗感染治疗、激素调节、手术切除等方式缓解。

1、生理性刺激

同房过程中子宫受到机械性摩擦或体位不当可能导致暂时性疼痛,通常休息后自行缓解,建议避免剧烈动作并局部热敷。

2、盆腔炎症

慢性盆腔炎可能因同房刺激加重,通常伴随下腹坠胀感,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栓、妇科千金片等药物抗感染治疗。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受性激素影响可能引起性交痛,疼痛呈周期性加重,可遵医嘱使用地诺孕素片、布洛芬缓释胶囊、亮丙瑞林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病灶。

4、子宫肌瘤

黏膜下肌瘤受挤压可能导致剧烈疼痛,常伴月经量增多,体积较大时需考虑子宫肌瘤剔除术或聚焦超声消融等手术治疗。

建议记录疼痛持续时间与月经周期关系,避免使用卫生棉条等刺激性物品,穿着宽松棉质内裤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