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下腹部增强ct能检查出肠癌吗

| 1人回答 | 2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下腹部增强ct能检查出肠癌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禚洪庆
禚洪庆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下腹部增强CT通常能检查出肠癌,尤其是中晚期肠癌。肠癌早期病灶较小或平坦型病变可能漏诊,需结合肠镜等检查确诊。

下腹部增强CT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可清晰显示肠道壁增厚、肿块、淋巴结转移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对于肿瘤直径超过1厘米、已浸润肠壁肌层或存在远处转移的肠癌,检出率较高。典型表现包括局部肠壁不规则增厚、肠腔狭窄、强化明显的占位性病变,同时能评估肝脏、腹膜后淋巴结等常见转移部位。该检查对判断肿瘤分期、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部分早期肠癌如黏膜内癌、直径小于5毫米的息肉样病变,因病灶微小或与正常肠壁强化差异不明显,可能无法被CT识别。平坦型病变、肠管折叠重叠部位的肿瘤也存在漏诊可能。炎症性肠病导致的肠壁增厚有时与肿瘤难以鉴别。对于高危人群或可疑病例,仍需肠镜检查并取活检明确诊断。

怀疑肠癌时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检查组合,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粪便隐血筛查。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单纯依赖影像学检查延误诊断。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垂体瘤术后尿崩怎么办

脑垂体瘤术后尿崩可通过药物调节、液体管理、定期监测、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等方式治疗。尿崩通常由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受损、手术创伤、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药物调节:尿崩患者常用药物包括去氨加压素片0.1mg/次,每日2-3次、醋酸去氨加压素鼻喷雾剂10μg/次,每日1-2次、氢氯噻嗪片25mg/次,每日1次。这些药物可帮助调节尿液排出,缓解尿崩症状。用药期间需监测血钠水平,避免低钠血症。 2、液体管理:术后尿崩患者需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过量饮水导致电解质紊乱。建议每日液体摄入量根据尿量调整,通常控制在1500-2000ml之间。可通过记录出入量、监测体重变化等方式评估液体平衡。 3、定期监测:尿崩患者需定期监测尿量、尿比重、血钠、血钾等指标,评估病情变化。建议每1-2周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可延长至每月一次。监测结果异常时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饮食调整:尿崩患者应避免高盐、高糖饮食,选择低盐、低糖、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菠菜等。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鸡蛋、瘦肉、鱼类等,有助于维持营养平衡。 5、生活方式改善:尿崩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高温环境,防止大量出汗导致脱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系统稳定。心理疏导也很重要,可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 术后尿崩患者需长期随访,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饮食上注意低盐、低糖、高钾,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运动方面以轻度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护理上需密切监测尿量、体重变化,及时调整液体摄入量。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