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习惯性腹泻的原因

| 1人回答 | 9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习惯性腹泻的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习惯性腹泻可能由肠道菌群失调、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肠炎、乳糖不耐受、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习惯性腹泻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长期使用抗生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胀、腹泻等症状。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措施包括补充益生菌、调整饮食结构等。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

2、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与精神压力、胃肠动力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措施包括心理疏导、饮食调整等。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3、慢性肠炎

慢性肠炎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长期腹泻、腹痛等症状。慢性肠炎的治疗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饮食调理等。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蒙脱石散等药物控制炎症。

4、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可能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肠道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饮用奶制品后腹泻、腹胀等症状。乳糖不耐受的治疗措施包括避免乳制品、补充乳糖酶等。可遵医嘱使用乳糖酶胶囊、乳酸菌素片等药物帮助消化乳糖。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结节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泻、心悸、体重下降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措施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等。可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

习惯性腹泻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补充水分以防脱水。建议选择易消化、低纤维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若腹泻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血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接受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可通过适度运动、腹部按摩等方式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孩子发烧肚子痛用什么药比较好

孩子发烧伴随肚子痛可能是由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疾病引起,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家长需观察孩子症状变化,避免自行调整用药。

一、布洛芬混悬液

布洛芬混悬液适用于儿童发热超过38.5摄氏度的情况,能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肚子痛。该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镇痛作用,但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服药期间需监测孩子有无恶心或呕吐。若孩子存在脱水或肾功能异常,家长需提前告知医生。

二、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可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的发热和腹痛,对胃肠刺激较小。需注意该药物过量可能造成肝损伤,家长应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若孩子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须立即停药就医。

三、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适用于病毒性胃肠炎引起的腹泻腹痛,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该药物需用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家长需观察孩子大便性状变化,若出现血便或持续腹胀应停药。

四、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缓解感染性腹泻导致的腹痛,同时保护胃肠黏膜。服用时需与食物间隔1-2小时,避免影响其他药物吸收。孩子症状缓解后应逐渐减量,防止便秘发生。

五、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针对细菌性肠炎或肠系膜淋巴结炎,使用前需确认无青霉素过敏史。家长需确保孩子完成整个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微腹泻,可配合益生菌制剂改善。

孩子发热腹痛期间,家长应保持其清淡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油腻。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每日监测体温3-4次。注意腹部保暖,可用温热毛巾外敷脐周缓解疼痛。若孩子出现持续高热不退、频繁呕吐、精神萎靡或血便等情况,需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恢复期应保证充足休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