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2次阅读
两周小孩小便不通畅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温水热敷、按摩腹部、遵医嘱使用药物、导尿等方式治疗。小便不通畅通常由喂养不当、尿路感染、尿道畸形、神经源性膀胱、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增加母乳或配方奶的喂养频率,少量多次喂水,避免过度稀释奶粉浓度。观察排尿间隔是否缩短,尿量是否增加。若因脱水导致尿少,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散(Ⅲ)等电解质溶液。
2、温水热敷
用40℃左右温水浸湿毛巾,敷于婴儿下腹部或会阴部,每次5-10分钟。热敷可放松膀胱括约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因寒冷刺激导致的排尿困难。操作时需避开肚脐,防止烫伤。
3、按摩腹部
家长将手掌搓热后,顺时针轻柔按摩婴儿脐周区域,压力以皮肤微微下陷为宜。按摩可刺激肠蠕动,间接缓解膀胱压迫。若触及腹部包块或婴儿哭闹,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4、药物治疗
确诊尿路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先天性尿道瓣膜需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降低尿道阻力,神经源性膀胱可能需注射用甲钴胺营养神经。
5、导尿处理
急性尿潴留时需由医生进行无菌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尿道畸形如后尿道瓣膜需行尿道扩张术,严重膀胱输尿管反流可能需输尿管再植术。术后需定期复查尿流动力学。
家长应记录每日排尿次数、尿量及尿液颜色,选择透气棉质尿布。避免穿戴过紧的纸尿裤,每次排便后从前向后清洁会阴。若48小时内无改善或出现发热、血尿、呕吐等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长期排尿异常需排查脊柱裂等先天性疾病,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