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孩有疝气吃什么好?

|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有疝气吃什么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有疝气可以适量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优质蛋白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小儿疝气散、补中益气丸、乳果糖口服溶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

一、食物

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苹果、香蕉等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腹压增高导致的疝气症状加重。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瘦肉等可帮助增强腹壁肌肉力量,但需避免过量摄入导致消化不良。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减少胀气风险。每日可分多次少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增加腹腔压力。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进食后是否出现腹胀、哭闹等不适反应。

二、药物

1. 小儿疝气散

小儿疝气散为中成药,适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气引起的腹胀、腹痛症状。该药具有理气止痛功效,可缓解因肠管脱出导致的局部不适。使用前需排除嵌顿疝等急症情况,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药物可能引起轻微胃肠道反应,家长需遵医嘱控制用药剂量。

2. 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可用于脾胃虚弱型疝气患儿,表现为食欲不振、排便无力等症状。该药通过补益中气改善腹壁肌肉张力,减少疝囊突出概率。服用时需用温水送服,避免与牛奶同服影响药效。阴虚内热体质患儿应在中医师指导下调整用法。

3. 乳果糖口服溶液

乳果糖口服溶液适用于疝气伴随便秘的患儿,通过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的腹压增高。该药不被肠道吸收,可安全用于儿童,但需注意初次使用可能产生腹胀感。家长应按照体重计算给药量,同时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

4.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疝气患儿常见的消化不良症状。需用40℃以下温水冲服以保持菌群活性,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对牛奶过敏患儿应选择不含乳糖的剂型,服药期间出现皮疹应停药就医。

5.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适用于术后或反复发作的疝气患儿,通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腹胀。需饭前半小时服用以保证活菌定植效果,保存时应避光防潮。早产儿或免疫缺陷患儿使用前需咨询医生,避免继发感染。

疝气患儿日常应避免剧烈哭闹、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可使用疝气带临时固定但不宜长期依赖。家长应每日检查疝囊突出情况,发现红肿热痛、呕吐等嵌顿症状须立即就医。适度进行腹肌锻炼如仰卧抬腿动作,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持规律排便习惯,必要时可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2岁以下婴幼儿部分腹股沟疝可能自愈,但需定期随访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足口病出院之后还是起泡泡是怎么回事

手足口病出院后仍出现疱疹可能与病毒未完全清除、继发感染或免疫反应有关。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出院后疱疹反复需考虑病毒残留、护理不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

1、病毒未完全清除

部分患者出院时体内病毒载量较低但未完全清除,可能导致疱疹反复。肠道病毒在体内存活时间较长,尤其免疫功能较弱者更易出现症状反复。此时需复查血常规及病毒检测,避免剧烈活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

2、继发细菌感染

疱疹破溃后未及时处理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表现为疱疹渗出、红肿加重。这种情况需进行创面分泌物培养,确认感染后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同时配合生理盐水湿敷。家长需每日检查患儿皮肤,避免抓挠。

3、免疫反应延迟

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可能导致迟发性超敏反应,表现为新发疱疹伴瘙痒。这种情况通常无需抗病毒治疗,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减轻过敏反应。建议家长加强患儿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

4、重复感染新病毒

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是主要病原体,但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患儿可能接触其他型别病毒导致再次感染,需通过咽拭子病毒分型确认。确诊后需隔离处理,对污染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消杀,密切接触者需观察一周。

5、基础疾病影响

合并湿疹、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疾病患儿更易出现疱疹迁延,此类情况需同步治疗原发病。可短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控制炎症,配合医用敷料保护创面。日常选择无刺激衣物,沐浴水温不超过38℃,沐浴后立即涂抹保湿霜。

患儿出院后应继续隔离2周,每日监测体温及疱疹变化。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口腔溃疡。衣物床单需每日煮沸消毒,玩具用紫外线照射处理。若疱疹持续超过5天不结痂、伴随高热或精神萎靡,需立即返院排查心肌炎等并发症。恢复期可适量补充乳铁蛋白粉帮助提升免疫力,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