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胰腺炎会有什么后果

|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胰腺炎会有什么后果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胰腺炎可能引发局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胰腺假性囊肿等后果。胰腺炎主要有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等类型,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时干预。

1、局部感染

胰腺炎可能导致胰腺组织坏死并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胰腺脓肿。感染可能扩散至腹腔其他部位,引起腹膜炎。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需手术引流。

2、多器官功能衰竭

重症胰腺炎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引发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碍。这与大量炎症介质释放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少尿或无尿等症状。需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措施干预,同时使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抑制炎症反应。

3、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炎后胰液渗出被纤维组织包裹可能形成假性囊肿,囊肿压迫周围器官可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体积较大的囊肿可能继发感染或破裂。临床常用奥曲肽注射液抑制胰液分泌,囊肿直径超过6厘米时需行超声内镜引导下引流术。

4、糖尿病

慢性胰腺炎会持续破坏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发胰腺源性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需长期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控制血糖,同时配合阿卡波糖片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

5、营养不良

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会影响脂肪和蛋白质消化吸收,导致慢性腹泻、消瘦等症状。患者粪便可见脂肪滴,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治疗需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同时采用高蛋白、低脂饮食,必要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胰腺炎患者需严格禁酒并避免高脂饮食,急性发作期应完全禁食。恢复期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选择清蒸鱼、嫩豆腐等低脂高蛋白食物。日常可补充复合维生素片预防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婴儿几天没拉大便只放屁什么原因

婴儿几天没拉大便只放屁可能与喂养方式改变、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饮食结构单一、肠道菌群失调、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有关。若伴随腹胀、哭闹不安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排查。

1、喂养方式改变

母乳转配方奶或添加辅食时,婴儿可能出现暂时性排便减少。母乳中水分含量高易消化,而配方奶蛋白质分子较大,肠道需更长时间适应。家长可观察婴儿精神状态,若无异常可尝试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2、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

婴儿肠道神经肌肉协调性较差,肠蠕动力量不足可能导致粪便滞留。表现为腹软无包块、排气通畅但排便间隔延长。家长可用温热毛巾敷婴儿腹部,配合屈腿运动帮助肠道蠕动,避免擅自使用开塞露等刺激性通便药物。

3、饮食结构单一

纯母乳喂养婴儿可能出现"攒肚"现象,因母乳残渣少致排便间隔延长至5-7天。此时排泄物应为金黄色软便,若婴儿进食正常、体重增长良好则无须过度干预。家长可适当增加哺乳次数,或遵医嘱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消化功能。

4、肠道菌群失调

抗生素使用或感染后可能导致肠道益生菌减少,表现为排气增多伴便秘。粪便检查可见菌群多样性降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同时哺乳母亲需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加重婴儿消化负担。

5、先天性巨结肠

此为病理性原因,由于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肠管持续性痉挛,表现为出生后胎便排出延迟、腹胀如鼓但排气频繁。需通过钡灌肠造影确诊,轻型病例可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缓解,严重者需接受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治疗。

家长应每日记录婴儿排便频率、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喂养时注意奶瓶角度避免吸入过多空气。母乳喂养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若婴儿超过7天未排便或出现呕吐、血便、拒食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儿科消化专科就诊,避免盲目使用民间通便偏方。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