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40天宝宝便秘一周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温水刺激肛门、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便秘通常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未成熟、奶粉不适应、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时母亲需减少高蛋白高脂饮食,奶粉喂养可尝试更换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两次喂奶间适当喂温水。
2、腹部按摩家长需在宝宝空腹时顺时针按摩脐周,每次5分钟促进肠蠕动,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损伤内脏。
3、温水刺激肛门用棉签蘸温水轻柔刺激肛门括约肌,或采用温水坐浴方式帮助排便,每日不超过2次。
4、遵医嘱用药顽固性便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乳果糖口服溶液或开塞露,禁止自行使用泻药。
家长需记录宝宝排便频率和性状,若出现腹胀拒奶、血便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日常可做蹬腿运动促进肠道发育。
宝宝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活动量、腹部按摩、药物干预等方式预防及治疗。便秘通常由饮食不当、水分不足、肠道功能紊乱、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等高膳食纤维食物摄入,如西梅泥、火龙果、菠菜泥,减少精制米面及乳制品比例,母乳喂养母亲需同步调整饮食。
2、增加活动量家长需每日帮助宝宝进行被动操或俯卧训练,促进肠蠕动,6月龄以上婴儿可引导爬行运动,每次活动时间建议超过10分钟。
3、腹部按摩家长需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配合屈腿运动,每日2-3次,按摩力度以皮肤轻微凹陷为宜,可刺激结肠反射。
4、药物干预顽固性便秘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或益生菌制剂,先天性巨结肠需进行肛门直肠测压等专科检查明确诊断。
家长需记录宝宝排便频率及性状,出现腹胀拒食、血便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日常可适量补充西梅汁等天然通便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