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同房时来月经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或加重经期不适,常见影响包括生殖道感染概率上升、经血量增多、腹痛加剧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升高。
1、感染风险经期宫颈口开放,性行为易将细菌带入子宫,可能引发盆腔炎或阴道炎。建议使用避孕套降低风险,出现发热或异常分泌物需就医。
2、经血量增性刺激可能促进子宫收缩,导致经血排出量暂时增多。可观察1-2天,若持续大量出血或出现头晕需就诊。
3、腹痛加重性高潮引发的子宫收缩可能叠加痛经症状。热敷下腹部可缓解,若疼痛超过日常痛经程度应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
4、内膜异位经期性行为理论上可能增加经血逆流概率,但实际关联性尚存争议。有家族史或严重痛经者建议经期避免同房。
经期建议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异常症状需妇科就诊排查感染或器质性疾病。
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期通常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四号来月经时排卵期受月经周期长度、激素水平、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1、周期计算以28天标准周期为例,排卵日约在月经第14天,即本月18号前后。周期每增减1天,排卵日相应增减1天。
2、体征观察排卵期可能出现宫颈黏液变透明拉丝、基础体温升高0.3-0.5℃、下腹轻微胀痛等体征。
3、激素变化排卵前黄体生成素会急剧升高,可通过尿排卵试纸检测峰值,阳性后24-36小时内排卵。
4、超声监测经阴道超声能直接观察卵泡发育情况,当优势卵泡直径达18-25毫米时提示即将排卵。
建议结合基础体温曲线、排卵试纸及身体信号综合判断,备孕女性可增加排卵期前后同房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