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宝宝染上脚气怎么办?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染上脚气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染上脚气可通过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鞋袜、外用抗真菌药物、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脚气通常由真菌感染、足部潮湿、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皮肤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

1、保持足部干燥

宝宝脚气多与足部潮湿有关,家长需每日用温水清洁宝宝双脚,洗后彻底擦干趾缝。可选用吸湿性好的纯棉毛巾,避免用力摩擦损伤皮肤。在炎热季节或活动后,可适当增加清洁次数。清洁后暂时不要穿鞋袜,让足部自然通风10-15分钟。若宝宝足部出汗较多,可使用医用滑石粉薄涂于趾缝,但需避开皮肤破损处。

2、穿透气鞋袜

家长应为宝宝选择浅色纯棉或抗菌材质的袜子,每日更换并煮沸消毒。鞋子宜选用网面透气的运动鞋或凉鞋,避免橡胶雨靴等密闭鞋款。同一双鞋不宜连续穿着超过两天,放置时需取出鞋垫晾晒。新购鞋子应先通风除味后再给宝宝穿着,必要时可用紫外线灯对鞋内进行消毒处理。

3、外用抗真菌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等抗真菌药物。用药前需清洁患处,乳膏应薄涂覆盖整个感染区域及周边2厘米正常皮肤。喷雾剂使用时需避开宝宝口鼻,对于趾缝糜烂处应先使用硼酸溶液湿敷。家长需坚持按疗程用药,即使症状消失也应继续使用1-2周防止复发。

4、避免交叉感染

家庭成员如有脚气需同步治疗,不与宝宝共用洗脚盆、擦脚巾等物品。家中地板应每日消毒,特别是浴室地垫要定期更换。宝宝玩耍的爬行垫、毛绒玩具等需经常曝晒。外出时避免让宝宝光脚在公共泳池、更衣室行走。托幼机构如发现其他儿童有脚气,家长应及时与园方沟通防控措施。

5、及时就医

若宝宝出现趾间溃烂、渗液或反复发作,家长应带其到皮肤科就诊。医生可能进行真菌镜检或培养,严重时需口服伊曲康唑颗粒等系统抗真菌药。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对于免疫功能异常的宝宝,还需排查基础疾病。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直到真菌检查转阴。

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是否频繁抓挠足部,夜间可用棉质小袜子包裹双手防止抓伤。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瘦肉、蛋黄等,有助于皮肤修复。避免让宝宝摄入过多甜食,因高糖环境可能促进真菌生长。日常可进行日光浴,选择早晨或傍晚阳光柔和时让宝宝赤足在清洁的草坪活动10-15分钟,既促进钙吸收又能利用紫外线抑制真菌。宝宝衣物应单独洗涤并在阳光下暴晒6小时以上,不可与成人袜子混洗。若家庭饲养宠物,需同时检查宠物是否有皮肤癣菌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吃多了会吐奶吗

宝宝吃多了可能会吐奶,通常由喂养方式不当、进食过快、胃容量有限、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全、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 1、喂养方式不当:喂奶时姿势不正确或奶瓶角度不合适,可能导致宝宝吸入过多空气,增加吐奶风险。建议采用正确的喂奶姿势,确保宝宝头部略高于身体,奶瓶倾斜角度适中,减少空气吸入。 2、进食过快:宝宝吃奶速度过快,容易导致奶量过多,胃部无法及时消化,引发吐奶。可以尝试控制喂奶速度,适当中断喂奶,让宝宝有时间消化。 3、胃容量有限:宝宝的胃容量较小,一次性摄入过多奶量,容易超过胃部承受能力,导致吐奶。建议分多次少量喂奶,避免一次性喂食过多。 4、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全: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消化功能较弱,过多奶量可能加重消化负担,引起吐奶。可以通过调整喂奶频率和量,减轻消化系统压力。 5、胃食管反流:部分宝宝可能存在胃食管反流问题,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至食管,导致吐奶。如果吐奶频繁且严重,建议咨询必要时进行医疗干预。 宝宝吐奶后,家长应注意观察其精神状态和食欲,避免立即再次喂奶,适当拍嗝帮助排气。日常护理中,建议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奶方式,喂奶后保持宝宝直立姿势20-30分钟,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母乳喂养的宝宝可适当延长喂奶间隔,奶粉喂养的宝宝可选择防胀气奶瓶。运动方面,喂奶后可以轻柔按摩宝宝腹部,促进消化。如果吐奶频繁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病理性因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