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心律失常患者一般可以做手术,但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心律失常可能由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建议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治疗方案。
射频消融术适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通过导管释放高频电流消除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该手术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1-3天可下床活动,但需注意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风险。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多用于严重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通过人工起搏维持正常心率,术后需定期检测电池寿命并避免强磁场环境。对于合并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可能需同期进行瓣膜修复或冠状动脉搭桥等手术。
存在急性心肌炎、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或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时不宜立即手术,需先通过药物治疗稳定基础病情。部分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需进行基因检测评估手术获益风险比。儿童患者因心脏发育未成熟,通常优先选择药物控制,成年后再评估手术指征。
心律失常患者术前应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术后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并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建议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