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补过的牙齿若发生牙髓感染或根尖周炎,通常需要根管治疗。根管治疗主要包括开髓引流、根管预备消毒、根管充填封闭三个步骤,适用于龋坏过深、外伤露髓或继发感染的牙齿。
1、开髓引流
通过牙科高速手机去除原有充填物及腐质,暴露髓腔释放压力。治疗前需拍摄X线片明确根管形态,使用局麻药物缓解疼痛。开髓后放置樟脑酚棉球暂封,缓解急性炎症症状。
2、根管预备消毒
采用根管锉逐步扩大管腔,清除坏死牙髓组织。配合次氯酸钠溶液冲洗杀菌,氢氧化钙糊剂暂封消毒1-2周。严重感染病例可联合使用甲硝唑片辅助控制厌氧菌。
3、根管充填封闭
待炎症消退后,用牙胶尖配合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严密充填根管。最后采用复合树脂或全冠修复牙体缺损,恢复咀嚼功能。根管治疗成功率可达90%以上,但存在侧支根管遗漏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根管治疗后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定期口腔检查防止继发龋。出现自发痛或牙龈肿包需及时复诊,必要时行根尖切除术。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维护牙周健康。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脆性增加,建议尽早行冠修复保护。
拔牙后邻牙酸可通过局部清洁、调整咬合、药物镇痛、物理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缓解。邻牙酸胀可能与拔牙创口刺激、咬合创伤、牙周炎症、邻牙隐裂、神经敏感等因素有关。
1、局部清洁
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邻牙及周围牙龈,配合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减少细菌滋生。避免用力漱口或使用牙签刺激创口,饭后及时清除食物残渣。邻牙存在龋坏时可使用氟化钠护齿凝胶预防酸蚀加重。
2、调整咬合
拔牙后邻牙可能出现暂时性咬合高点,导致咀嚼时酸胀。可通过咬合纸检查接触点,由医生调磨过高牙尖。建议暂时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选择流质或软食减轻咬合压力。
3、药物镇痛
若酸胀伴随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存在牙龈红肿时可配合甲硝唑口颊片控制感染。禁止自行服用抗生素,用药需排除药物过敏史。
4、物理治疗
采用低温生理含漱缓解敏感,每日3-5次含漱3分钟。对无创口的邻牙可尝试脱敏牙膏涂抹,或使用氟化泡沫进行牙本质封闭治疗。
5、定期复查
术后7-10天需复查创口愈合情况,通过牙片排除邻牙根尖病变。若酸胀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自发痛,需排查牙髓炎、根折等病变,必要时行根管治疗或全冠修复。
拔牙后1周内避免吸烟饮酒及过热饮食,用未拔牙侧咀嚼减少刺激。邻牙敏感期间可短期使用抗敏感牙膏,但需与创口保持距离。若出现剧烈疼痛、牙龈化脓或牙齿松动,应立即就诊排查颌骨感染或干槽症。恢复期建议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次,保持口腔卫生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