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乳腺原位癌存在复发可能,但概率相对较低。乳腺原位癌属于非浸润性癌,癌细胞未突破乳腺导管或小叶基底膜,通过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乳腺原位癌复发与病理类型、治疗方案及个体差异相关。导管原位癌复发概率略高于小叶原位癌,未接受手术或放疗的患者复发风险可能增加。复发多表现为同侧乳房新发病灶,少数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术后定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随访项目包括乳腺超声、钼靶检查及医生触诊。内分泌治疗可降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复发概率,常用药物有他莫昔芬片、阿那曲唑片等。
极少数情况下,乳腺原位癌可能因病灶残留或多中心性病变导致复发。复发高危因素包括年轻发病、肿瘤体积较大、切缘阳性或高级别病理类型。
乳腺原位癌患者应坚持术后5-10年的规范随访,前2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保持健康体重、限制酒精摄入、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出现乳房肿块、皮肤改变或乳头溢液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哺乳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阴道口长肉揪可能与尖锐湿疣、阴道息肉、前庭大腺囊肿、皮脂腺囊肿、外阴良性肿瘤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明确诊断。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确诊,并遵医嘱治疗。
1、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外阴或阴道口出现菜花状、乳头状赘生物,可能伴随瘙痒或分泌物增多。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药物,或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搔抓。
2、阴道息肉
阴道息肉多为良性增生组织,可能与慢性炎症或激素变化有关,表现为柔软无痛的肉质突起。较小息肉可能无须处理,较大或反复出血的息肉需手术切除。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
3、前庭大腺囊肿
前庭大腺导管阻塞可能导致囊肿形成,表现为单侧阴道口下方肿块,感染时可红肿疼痛。无症状囊肿可观察,合并感染时需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治疗,严重者需切开引流。日常注意会阴卫生,避免穿紧身裤。
4、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质地较硬且可移动,通常无不适感。若继发感染可能出现红肿疼痛,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抗感染,必要时手术切除。避免挤压囊肿,防止感染加重。
5、外阴良性肿瘤
纤维瘤、脂肪瘤等良性肿瘤可能表现为阴道口缓慢生长的实性肿物。确诊需病理检查,无症状者可随访观察,体积较大或影响生活时需手术切除。术后保持伤口干燥,定期妇科检查。
发现阴道口异常赘生物时,应避免自行处理或使用偏方。建议穿宽松棉质内裤,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若肿物短期内增大、出血、溃烂或伴随发热,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伴侣需同步检查以防交叉感染。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