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甲减为什么会引起腹水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甲减为什么会引起腹水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兰军良
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一般甲减引起腹水,是由于甲减比较严重,引起胸腔、腹腔、心包等部位有黏液蛋白的积聚,引起水肿,而导致胸水、心包积液、腹水的出现。根本的问题是由于甲状腺素减少,导致黏液蛋白增多,从而引起水肿。一般甲减程度轻的时候不会引起腹水。对于甲减引起的腹水,建议患者纠正甲减,补充甲状腺素,有助于腹水的吸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与治疗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增加母婴并发症风险,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定期产检等方式管理。妊娠期糖尿病通常由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肥胖、年龄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饮食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比例。每日主食选择全谷物替代精制米面,蔬菜摄入量应达到500克以上,水果控制在200克以内并避免高糖品种。合理分配三餐热量,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有助于稳定血糖。营养师会根据孕妇体重、孕周制定个性化食谱,确保胎儿正常发育的同时控制血糖。

2、运动干预

适宜的运动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或游泳。运动时间应安排在餐后1小时,持续30-40分钟为宜,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运动时需监测胎动变化,出现宫缩或阴道流血应立即停止。对于有先兆流产史或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床上肢体运动等安全方式。

3、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是管理的重要环节,需每日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使用符合标准的血糖仪并定期校准。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5.3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监测数据应详细记录,就诊时供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可能需要增加监测频次,必要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评估全天血糖变化趋势。

4、胰岛素治疗

当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标时,医生会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妊娠期可安全使用的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需根据血糖谱选择基础或餐时胰岛素。注射部位应轮换选择腹部、大腿外侧等部位,注意观察有无局部硬结或脂肪增生。胰岛素剂量需随孕周增长动态调整,分娩后多数患者可逐步减停。

5、定期产检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增加产检频率,孕28周后每2周检查一次,孕36周后每周检查。除常规产检项目外,需重点关注胎儿生长发育监测、尿蛋白检测和眼底检查。通过超声评估胎儿大小和羊水量,预防巨大儿或胎儿生长受限。孕38-39周需评估分娩方式,血糖控制不佳或有并发症者可能需提前终止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影响血糖代谢。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预防真菌感染。学习识别高血糖和低血糖症状,随身携带糖果应对突发低血糖。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试验,此后每3年筛查糖尿病。哺乳有助于降低远期糖尿病风险,建议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日常可记录饮食运动日志,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