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儿童胳膊肘错位怎么办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胳膊肘错位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胳膊肘错位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预防措施等方式处理。桡骨头半脱位是儿童常见肘关节损伤,多因牵拉手臂导致。

1、手法复位

桡骨头半脱位首选治疗是手法复位,由医生完成旋后屈肘法操作。医生一手握住患儿腕部,另一手托住肘关节,先使前臂旋后位再屈曲肘关节至90度,听到弹响提示复位成功。复位后疼痛立即缓解,患儿可恢复手臂活动。家长不可自行尝试复位,不当操作可能加重损伤。

2、石膏固定

复杂脱位或合并骨折时需石膏固定2-3周。采用长臂石膏托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防止桡骨头再次脱位。固定期间需观察手指血运,避免石膏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拆除石膏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适用解热镇痛药。严重肿胀者可短期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禁止自行使用成人镇痛药物,避免掩盖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

4、康复训练

复位后1周内避免剧烈牵拉患肢,2周后开始轻柔的关节活动训练。推荐旋前旋后练习:手握矿泉水瓶缓慢旋转前臂,每日3组每组10次。恢复期可进行抓握训练增强前臂肌力,如捏橡皮泥、握力球等。

5、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中避免单侧牵拉儿童手臂,抱起时应托住腋下或双手扶腰。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脱衣时后脱患侧。选择宽松衣物减少穿脱阻力。反复脱位患儿需排查关节松弛症等基础疾病。

儿童肘关节脱位后应保持患肢制动,用三角巾临时固定后及时就医。复位后3天内避免提重物,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定期随访观察关节稳定性,若出现再次脱位或活动受限需复查X线。日常游戏时注意保护肘关节,避免过度牵拉造成习惯性脱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积水的治疗办法

脑积水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日常护理和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脑积水通常由先天性畸形、颅内感染、脑出血、肿瘤压迫和脑外伤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脑积水的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减少脑脊液分泌。常用药物包括乙酰唑胺片250mg/次,每日2次、呋塞米片20mg/次,每日1次和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这些药物通过减少脑脊液生成或促进其吸收,帮助缓解颅内压增高。 2、手术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治疗包括脑室-腹腔分流术和第三脑室造瘘术。脑室-腹腔分流术通过植入分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腹腔,减轻脑室内压力。第三脑室造瘘术通过在第三脑室底部造瘘,使脑脊液绕过梗阻部位,恢复正常循环。 3、康复训练:脑积水患者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认知训练。物理治疗通过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语言治疗帮助恢复语言功能,认知训练提高记忆和思维能力。 4、日常护理:脑积水患者的日常护理包括保持头部抬高、避免剧烈运动和定期监测症状。头部抬高有助于减少颅内压,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分流管移位或损坏。定期监测症状如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及时发现异常并就医。 5、定期随访:脑积水患者需要定期随访,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随访内容包括影像学检查、神经系统评估和分流管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用于观察脑室大小和分流管位置,神经系统评估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流管功能检查确保分流系统正常工作。 脑积水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注重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蛋类、蔬菜和水果。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和游泳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体质。护理方面需注意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情绪波动和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稳定和康复效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