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半相合移植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适用于缺乏全相合供体的患者。半相合移植主要通过亲属间部分匹配的造血干细胞输注实现,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风险但技术成熟度较高。
半相合移植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具有供体可及性优势。父母或兄弟姐妹通常可作为半相合供体,显著缩短寻找匹配供体的等待时间。移植前需进行强化化疗或放疗清除病变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时间较全相合移植略长。现代移植方案通过调整预处理强度、优化免疫抑制剂使用,使3年无病生存率达到可观水平。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采用环孢素软胶囊联合短程甲氨蝶呤注射液是常用方案。
半相合移植后并发症管理需特别关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多发生在移植后100天内,表现为皮肤红斑、腹泻或肝功能异常。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可能影响多个器官,需长期使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调节剂。感染防控是移植后关键环节,建议在层流病房监护,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预防细菌感染。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监测通过流式细胞术定期评估,阳性结果可能需供体淋巴细胞输注干预。
患儿移植后需维持均衡营养并避免生冷食物,居住环境应保持清洁通风。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接种疫苗需在医生指导下延迟进行。家长需观察患儿活动耐力和皮肤黏膜变化,出现持续发热或出血倾向应及时就医。移植后1年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康复期可逐步进行低强度运动促进免疫功能恢复。